搭建投融資平臺 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 探索養護生產模式
本報訊(記者冷雪)面對全省日益繁重的公路建養管任務,為了破解公路發展制約難題,今年,全省公路系統著力推進公路事業三項改革,重在搭建投融資平臺,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探索養護生產模式。
我省公路系統主要擔負著全省干線公路的建設養護管理重任,擁有112個養護段、105個超限檢測站、19個公路收費站、709個道班,監管著10個路橋公司和數十家企業,體量龐大,責任重大。
2月22日,在全省公路工作會上,把改革作為全省公路系統重要工作,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
公路建設首先要打通融資瓶頸。今年,省公路局將深化公路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推廣應用PPP、負面清單管理等新模式,廣泛吸引社會資本進入。依托路橋企業等現有資源,搭建融資平臺,放大資金規模,增強“造血”功能。
各級公路企業特別是路橋企業將按照市場化取向、競爭力目標、專業化重組、股份制改造、現代化管理、科學化監管的要求,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完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按照自覺自愿、一企一策一方案原則,各企業通過重組整合、松散聯合、養護轉型、退出市場、整體移交等多種方式,積極探索轉型發展路徑。據了解,今后,未經省公路局批準,其下各級任何單位將不準成立新的企業。
今年,全省公路系統將積極培育養護市場,逐步探索建立公路部門與市場合理分工的養護生產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對具備條件的工作交由社會承擔,對災毀搶修、應急保通等市場難以完成的任務,以內部市場化、模擬市場化等形式交給一線養護單位完成。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