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3 18:42:00 來源:
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陳元)為增加農民收入,吉縣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把設施蔬菜作為加快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突破口,大力支持蔬農建設日光溫室、大小拱棚等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平衡農業產業發展,均衡農民收入差距,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截至目前,全縣蔬菜種植面積已達1.2萬畝,總產量2.5萬噸。今年以來,通過積極宣傳引導農民發展日光溫室,申請貼息貸款,支持150戶農民發展大棚蔬菜700畝,發放貸款481萬元。結合退耕還林科技培訓工程,選聘了32名蔬菜專業技術人員,在屯里鎮、車城鄉、吉昌鎮、中垛鄉4個鄉鎮10個村,對800戶蔬菜核心示范戶,開辦了不同規模的黃瓜、辣椒、西紅柿等蔬菜栽培技術培訓班和進行田間指導320期(次),發放生物菌肥5000余公斤,宣傳資料10000余份,受訓人數達10000余人(次)。
據悉,屯里鎮屯里村村民王金華,去年籌資建了兩棟日光溫室,共2.5畝,今年種植西芹1畝,畝產750公斤,每公斤1.2元,畝季收入900元;黃瓜津優1畝,5000公斤,每公斤2元,畝季收入10000元;西紅柿大紅袍1.5畝,畝產7500公斤,每公斤2.2元,畝收入16500元,1.5畝共收入24750元。全年收入達35650元,給本村及周邊村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責任編輯: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