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3 18:42:00 來源:
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文紅 郭敏)為了提高中低產田改造,特別是旱薄地土壤培肥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洪洞縣農委精心組織,實施了利用土地出讓金進行旱薄地土壤培肥項目建設,強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服務功能,推動全縣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項目區內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002.3畝,進行小麥和玉米輪作,畝增產玉米419.6公斤、小麥117公斤,綜合價格按2元/公斤計,畝增值1073.2元,每年可增產值107.6萬元;高標準旱作農田4042.5畝,畝增產小麥63公斤,年共可增收產值50.9萬元;項目區耕地年增收158.5萬元。畝均節約化肥投資10元,共節約投資5.4萬元。項目區每年總增收節支163.9萬元,項目區農民人均增收節支314.6元。
旱薄地土壤培肥項目的建設內容,主要涉及秸稈還田及加厚耕作層、增施有機肥、增施畜禽肥、施用土壤保水劑、測土配方施肥等農藝措施及鋪設管灌、整修田間道路、機井配套維修等工程措施。通過項目的實施,項目區水、田、路得到綜合利用和治理,農田基本實現“田成方、面平整、管相連、旱能灌、災能防”的目標。
為了落實好項目,縣上成立了由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任組長,財政、農業、水利、農機和萬安鎮鎮長為成員的項目建設領導組和技術指導組。在整個項目實施期間,領導組多次深入第一線指導工作,協調農機、水利等部門解決生產建設方面的具體問題,技術人員依農時、按季節編寫了操作規程,在秸稈還田、施用抗旱保水劑、增施畜禽肥、精制有機肥、加厚耕作層、化肥深施等各個農藝措施實施前,都深入項目區開展培訓活動,財政局多次深入施工現場,對工程進度質量進行了評審,縣鄉村三級步調一致,水利、農機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使整個工程項目進展順利,取得了預期效果。
【責任編輯: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