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湘新)今年以來,襄汾縣在新農村建設上,注重探索現代農業發展,積極建立農戶+基地+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市場的模式,大力促進特色種植業、畜牧養殖業和農副產品深加工“三大產業”連片發展,努力打造全省最大的蓮菜生產加工觀賞基地、中藥材基地和華北最大的茶樹菇、三櫻椒種植基地,加快農業轉型跨越發展。
他們的主要做法:一是向現代科技要效益,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把保水栽培、溫室大棚、規模健康養殖等已經成熟的農業技術更廣泛地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去,做足“種、養”文章。在沿汾河7鄉鎮連片建設了萬畝“丁村白蓮”基地,通過水泥蓮池、塑料膜蓮池等設施的建設,大力推廣保水節本增效蓮藕生產技術;在景毛鄉建設了萬畝大棚黃瓜精品園區,在襄陵沿山一帶建設了萬畝大棚西紅柿生產園區;同時,在全縣推廣規模化健康示范養殖技術,壯大養殖業,進一步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益。
二是向現代裝備要效益,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把現代工業設計、現代農業裝備運用到農產品加工業中,實現農產品就地轉化,提高附加值,做足“深加工”文章。扶持“三盛合”米醋釀造公司運用現代工藝生產,提高小米的轉化率;扶持天美食品公司優質小麥加工生產,提高附加值;扶持豐谷農業進行三櫻椒深加工,拉長三櫻椒產業鏈條等等。
三是向現代營銷和管理手段要效益,壯大合作組織。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支持建立農產品交易有形無形市場,把貿工農、產加銷緊密結合在一起。今年,該縣將重點創建國家級示范社1個-2個、省級示范社3個、市級示范社5個。通過培育典型、示范引領,重點發展80個帶動能力強、市場前景好、具備一定規模的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在趙康、鄧莊、景毛建設了4個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對接三櫻椒、蓮菜、大棚蔬菜、食用菌4大特色產業;建立了襄汾縣農副產品營銷網站,形成內接種植戶、外連批發市場的銷售網絡體系,解決特色農產品銷售問題。
四是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捆綁使用支農惠農資金,出臺鼓勵發展現代農業的政策措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優先考慮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用地、用水以及規劃等問題,實行電價和行政性收費優惠政策;對規模龍頭企業實行積極的財政稅收獎補。同時,對今年獲得“山西省名牌農產品”、“山西省著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國家馳名商標”的龍頭企業,分別給予不同程度的資金獎勵。
緊扣現代農業內涵,定目標、抓產業,多措并舉,連片發展,襄汾在建設現代農業基地上快步邁進。正在建設完善的10個現代農業園區,統一進行配套工程設計,集中解決土地流轉,增加園區路、電、水等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形成了“丁村白蓮”、趙康三櫻椒、景毛黃瓜、黃崖西紅柿、“田嫂”粉條、“惠圓”面粉、“三盛合”小米醋、“晉上一品”玉米粉、官灘棗等多個自主品牌,力爭打造2個-3個全省、全國知名的農業品牌,做到全國有影響、省內有位子、外銷有路子,從而打造具有襄汾特色的現代農業之路。
【責任編輯: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