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閆海斌)蘋果、旅游、生態、煤炭、煤層氣、歷史文化遺址是吉縣的資源優勢。今年以來,該縣始終把爭資金、上項目作為核心工作,堅持投資拉動不動搖,堅持“大規劃、大招商、大建設、大推介、大服務”的理念,落實項目儲備、簽約、落地、開工、建設和投資“六位一體”推進機制,全面創優投資環境、推進項目建設,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轉型跨越快速爭先,領跑城鄉發展。
蘋果轉型升級快速提升,拉動城鄉發展。
吉縣蘋果發展史已有30余載,為進一步提高蘋果質量和果農經濟效益,該縣緊緊圍繞由蘋果大縣向蘋果強縣、由產業化向高端轉變的轉型發展定位,以果業園區項目促進蘋果產業循環發展,以企業(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蘋果專業合作社,不斷加強龍頭企業培育、強化果業科技支撐、提高組織化水平,統籌“三農”工作、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傾力打造全國有機蘋果基地縣。
為確保有機蘋果質量達標,吉縣政府斥資1700萬元正在籌建蘋果質量監測綜合服務中心。積極加快龍頭企業培育,打造蘋果產業化園區,把園區規劃與承接產業轉移、培育特色產業相結合,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積極配合投資2.4億元的北京新發地——吉縣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建設。大山農副產品公司、恒豐農副產品公司蘋果收購、冷藏、銷售一條龍服務交易市場為全縣加快蘋果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投資1200萬元,完成了勒馬垣、東城垣藝術蘋果旅游觀光基地項目;啟動了總投資7億元的蘋果產業轉型綜合(有機化)循環發展項目,在全縣8個鄉鎮至少建設一個1000畝以上的有機蘋果示范園區。
目前,全縣蘋果種植面積已達28萬畝,全縣80%的農民從事果業生產。蘋果產業化園區總投資4億余元,已有部分企業投入生產試運營,山西頂吉食品有限公司果醋、果酒產品已在吉縣全面鋪開。山西彤順源公司果蔬系列產品技術開發、富開園蘋果精細化包裝、達明一派食品有限公司果品深加工項目快速推進,山西澳坤量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0噸杏鮑菇種植基地項目、年產10萬噸生物菌肥生產線建設項目已落地進入實施階段,為加快果業有機化生產和循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旅游開發建設快速推進,拉動城鄉發展。
旅游業是吉縣的新興“朝陽產業”,擁有2001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柿子灘古人類文化遺址、人祖山、克難坡、管頭山、壺口瀑布等國家級、省級及縣級景區、景點18處,因有世界第一大黃色瀑布——黃河壺口瀑布而聞名遐邇,以壺口瀑布為龍頭的旅游業為該縣撐起了一片“旅游藍天和發展大格局”。
目前,旅游業在該縣帶動城鄉發展方面,彰顯出了強勁的發展后勁。通過招商引資的形式,引進了洪洞舜風煤業,啟動了投資7.8億元的人祖山旅游文化園區開發建設工程。正在壺口瀑布風景區建設大型演藝中心及其他配套設施;引進修復克難城窯洞群、古城墻,建設景點間環形游覽道路等基礎服務設施。使由單一的觀光旅游逐步向觀光、商務、休閑、度假、特種旅游的綜合經營體系轉移挺進。同時,“十二五”期間還規劃有投資431億元的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將是與小浪底相媲美的旅游大景點。還有鐵路、通用機場,使交通更為方便,實現四通八達。
2012年全縣接待游客達203.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6.3億元。
重點工程項目高位上馬,拉動城鄉發展。
該縣多項舉措推進行政審批體制改革,千方百計抓項目、增投入、破難題,竭力做大經濟總量,保持投資穩定增長,以此拉動產業、帶動消費、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為轉型跨越、快速爭先發展蓄積強大動力。
為樹立項目為先的理念,該縣把政策傾斜到項目上,把精力集中到項目上,把智慧運用到項目上,想方設法謀項目,用活政策爭項目,在基礎設施、文化繁榮、民生改善等方面精心包裝一批新項目,在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資金、土地等問題上謀劃爭取一批新項目。年初確定500萬元以上重點工程66項,其中實施項目40項,啟動項目13項,招商項目13項,當年計劃投資28億元。在傳統產業提升改造上,以煤炭、農業、電力行業為重點,加快推進技術改造,實現產業效益的全面升級。在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上,加大新興產業的投資,增強新興產業的支撐作用,重點在現代煤化工、新能源開發上尋求突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新能源、新材料行業重點發展煤層氣、光宇LED照明。投資2.5億元,啟動5億方中石油煤層氣開發產能項目建設,由中油中泰煤層氣公司開發利用。投資2000萬元,建設吉縣煤層氣上載省管網工程、增壓站、油改氣站,啟動實施光宇LED照明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支持盛平煤業、華晉明珠煤炭擴充資源,提升產能。加快昌盛、鑫源兩個洗煤廠改擴建項目,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幫助玉米糖廠積極爭取納入規模以上企業,拓展銷售渠道加快步伐。積極培育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目前,肉食糖酒舊址開發改造工程、500套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主樓已封頂,供低收入人群和符合條件的人居住;全縣范圍內實現了高中生免費上學,6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公交車;為農民辦理了地質災害保險。新建了吉州新東城、標準化的醫院,完善了縣、鄉、村三級醫療基礎設施。完成了新的“五個全覆蓋”工程,“五險一金”實現了全覆蓋,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5%。全縣79個行政村開拍“一村一故事”微電影。
同時,健全項目服務機制,成立土地規劃、手續規范、補償評估機構,嚴把項目設計關、監理關、審計關,嚴格實行資金管理事前審計、跟蹤審計、決算審計,確保各項目工程質量過硬、造價合理,建成精品工程、德政工程和廉潔工程。為保障項目建設順利推進,該縣組織相關單位負責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全縣重點工程進行了觀摩,召開重點工程建設點評推進會議。目前,各鄉鎮各部門加快項目建設的組織實施,按照既定目標,倒排工期,自加壓力,狠抓落實,在全縣上下吹響了重點工程項目攻堅戰鼓。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