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深秋臨汾,秋色漫漫,位于襄汾縣境內的汾城古建群在秋日暖陽的照耀下,更顯滄桑厚重。11月2日,“芳菲的文明之旅·尋訪山西古建”第二季直播活動走進襄汾縣汾城古建群,主持人劉芳菲與籃球名將王治郅攜手亮相直播間,帶領全國網友沉浸式探訪這片被譽為“中國古代縣級城市的建筑標本”的明清古建筑群。此次直播不僅讓一座未被商業開發、原汁原味的“千年瑰寶·活態古鎮”走入大眾視野,更通過生動講解與趣味互動,揭開了其獨特價值。
穿越時空的古鎮格局
從太平舊邑到明清重鎮
直播鏡頭首先從高空俯瞰,向全國網友展示了汾城古建群的總體格局。汾城,古稱“太平縣”,其歷史可追溯至唐代。作為千年縣治,汾城的骨架從未變過,以鼓樓為中心,四條大街向東西南北輻射,城墻殘痕隱約可見,府衙舊址、鐘鼓樓輪廓尚存,城隍廟、文廟、社稷廟等核心建筑,更是留存得格外完好,這在全國范圍內都屬少見。
主持人劉芳菲介紹:“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鎮,完整保留了明清時期的縣城格局和肌理。它就像一枚被時光封存的琥珀,街巷經緯分明,官署、廟宇、商鋪、民居各歸其位,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研究中國古代縣城建制與規劃的絕佳范本。”
精雕細琢的建筑瑰寶
一磚一瓦皆故事
隨著鏡頭深入,直播團隊重點探訪了城內的標志性建筑,在文廟,其欞星門斗拱層疊,氣勢恢宏,廟內大成殿前的泮池與金元時期的石雕欄桿,刻滿了歲月的紋理。走進城隍廟,建筑群的規模宏大,戲臺、獻殿、正殿依次排開。劉芳菲指向戲臺檐下的精密斗拱和殘留的彩繪,講解道:“這些斗拱不僅是結構件,更是等級與藝術的體現。大家看這色彩,雖已斑駁,但依然能想象當年酬神唱戲時的繁華盛景。”
此外,在縣衙大堂,這個曾作為古代行政權力的中心,其建筑風格莊重肅穆,梁架結構粗獷有力,也體現了官式建筑的嚴謹法度,還有社稷廟、洪濟橋等眾多古建散落在老街巷中,與民居比鄰而居,至今仍浸潤在居民的日常煙火氣里,構成了“活著的”文化遺產。鏡頭中,青磚灰瓦的廟宇、縱橫交錯的街巷、精雕細琢的照壁逐一呈現,網友紛紛感嘆“被震撼到了!仿佛穿越時空。”
跨越地域的對話
細節比對見證文化脈絡
直播中一個饒有趣味的環節是,王治郅拿出了他珍藏的、從全國各地收集而來的傳統圖案毯子,與汾城古建琉璃照壁上的麒麟紋飾進行細致比對。
“這些圖案雖跨越地域,卻蘊含著相似的文化符號,它們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審美記憶。”王治郅指著毯子上與照壁各有千秋的紋路說道。“這就說明,盡管山河遠隔,但中華民族的審美趣味和文化基因是相通的,就藏在這些日常的、建筑的細節里。”這一直觀生動的展示,讓網友們深刻感受到了民間藝術與官式古建裝飾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
此外,太平繡球、丁村土布以及晉作家具等多個襄汾非遺產品也驚艷亮相,為千年古鎮再添厚重文化底蘊。
同聲呼吁
保護“活化石”需社會合力
在直播尾聲,劉芳菲與王治郅站在古老的城隍廟前,共同發起保護倡議。劉芳菲動情地說:“汾城古建群的價值在于它的‘整體性’和‘原真性’,從斗拱結構到彩繪斑駁,每一處細節都是歷史的‘活化石’。因為它沒有被過度開發,看著好像‘灰頭土臉’,但卻充滿質樸,保留了完整的時空肌理。這里不是一個被抽空生命的景區,而是一個依然有呼吸、有溫度的社區。保護它,不僅僅是修繕幾座大殿,更是要保護與之共生的生活方式、社區網絡和文化記憶,這是我們共同的‘根’與‘魂’。”
王治郅也呼吁:“希望更多人能關注到這些散落在祖國各地的文化瑰寶,用關注帶來力量,讓它們能更好地傳承給我們的后代,驕傲地迎接下一個千年。”
直播也吸引了超百萬網友在線觀看,多個與之相關的話題登上社交平臺熱搜。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被古建的質樸與精美深深震撼”“原來山西除了大同和平遙,還有襄汾汾城古建群這樣原汁原味多的寶藏地”“臨汾的歷史文化太深厚了”“一定要去臨汾打卡,‘仰視’古建,致敬歷史與文化。”
此次直播,通過名人效應與新媒體傳播的有機結合,成功地將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文化遺產推向大眾面前,為古村鎮的活態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了嶄新的思路與范本。如今,靜謐的汾城古建群正以其沉默而厚重的姿態,等待更多人以敬畏之心走近、傾聽。而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已然在無數人心中播下了文化傳承的種子。
記者 趙俊 王凱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