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首場新聞發布會,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作了介紹。
山西省委、省政府堅定扛牢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的重大使命任務,帶領全省上下,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嚴重沖擊、煤炭市場劇烈波動、房地產持續下行等多重挑戰,較好地完成了“十四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堅定有序推進轉型發展,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經濟總量穩步增長,GDP年均增速預計將達到5%。規上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8.1%、8.7%,高于GDP增速。經濟總量相繼跨越2萬億元、2.5萬億元大關,5年增量預計超過7500億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達到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發展水平;創新體系效能持續提升,技術合同成交額較2020年增長5倍,全省創新能力排名取得“十二五”以來的最好名次。
堅決扛起能源大省責任擔當,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順利收官。“十四五”前四年規上工業煤炭產量超過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晉電外送規模居全國前列。率先推出一批綠電直連、綠電園區試點示范項目,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54.55%。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逐年下降,能耗強度降幅居全國前列。電力現貨市場率先運行,2024年累計成交綠證131.7萬張,綠電交易量76.6億千瓦時。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入軌運行,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能源開放合作成果豐碩,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影響力持續提升。
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動力活力顯著增強。一批標志性改革落地見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省屬煤炭企業專業化重組基本完成,人口小縣改革示范向全國推廣,“三醫”(醫療、醫保、醫藥)改革有了“山西模式”。深度融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服務中部地區“三基地一樞紐”建設,太原、大同、運城等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改革試驗區帶動電商交易額增長61%,23條中歐(亞)班列通達16個國家,晉冀魯豫大宗商品骨干流通走廊加快布局建設,山西正在從內陸腹地邁向改革開放前沿。
堅持深度融合、雙向賦能,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邁向更高水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2020年的62.53%提高到2024年的66.32%,增幅位居全國前列。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20年的2.5下降至2024年的2.3,城鄉收入差距明顯縮小。“十四五”以來,以工代賑專項資金項目發放勞務報酬3.8億元,是“十三五”時期的3倍。
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美麗山西建設成果豐碩。“十四五”國家下達的各項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多項指標創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好水平。“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大部分完工達效,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94.7%。深入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人工造林規模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綠水青山成了“幸福靠山”。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實現七連降,PM10濃度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經濟發展的成果不斷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把穩就業促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四五”前四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達到192.8萬人,居民收入增速持續高于經濟增速。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建成4個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病人外轉率平均下降90%,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得到良好的醫療服務;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66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持續提高。在“一老一小”上做到“兩個率先”:即在全國率先實現普惠托育補貼全覆蓋、率先實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