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太原11月10電(記者武笑)作為傳統煤炭大省、能源大省,山西圍繞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持續發力。今日,在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山西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閆中立介紹“十四五”以來山西“雙碳”實踐與成效:“十四五”前四年,該省萬元GDP能耗預計累計下降16.1%,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目標,降幅位居全國前列。
山西以“高位治碳”為引領,構建起清晰的工作路徑——成立由省長擔任組長的應對氣候變化和節能降碳工作領導小組,分領域推動20余項實施方案落地,搭建起“1+X”政策體系,為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在“源頭減碳”方面,山西著力優化能源結構,推動能源供給綠色轉型。累計淘汰落后煤電機組332.1萬千瓦,完成現役煤電機組“三改聯動”7382萬千瓦,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煤炭消費實現負增長。同時,持續推動風電光伏集中式做大做強、分布式做優做精,穩步推進氫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開發,綠電外送量保持全國第一。
“過程降碳”聚焦重點領域攻堅,強化全鏈條節能降碳管控。山西對擬建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實行聯審聯批,從嚴把控準入關口;深入推進重點行業改造升級,全省超30%的鋼鐵企業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焦化行業常規機焦爐全部升級為5.5米及以上先進大型焦爐,煤炭先進產能占比提升至83%以上。此外,首批創建8個零碳(近零碳)產業示范區試點,在零碳礦山、零碳開發區建設及低碳技術研發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生活低碳”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成為新風尚。山西積極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一級能效家電市場占比顯著提升,節能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截至2024年底,全省公共充電樁樁車比達1:7,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城鎮新增建筑全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太原市公交車綠色車輛比例達100%,近萬輛出租車實現純電動化改造,綠色出行、綠色居住成為社會共識。
閆中立表示,“十五五”是山西實現碳達峰目標的攻堅期,山西將加快建立健全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持續書寫“雙碳”目標下的山西答卷。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