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晉城11月6日電 題:山西高平:“大棚經濟”結碩果 “智慧種植”促增收
作者 楊佩佩 郜志鵬 劉宇江
深秋時節,走進山西晉城高平市野川鎮圪臺村高新蔬菜園區,一棟棟日光溫室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掀開保溫簾,滿眼綠意盎然,番茄掛滿藤蔓,西葫蘆長勢喜人,繪就一幅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占地160畝的高新蔬菜園區,不僅是集農資銷售、蔬菜育苗、種植、分揀、銷售及技術培訓于一體的產業平臺,更成為村民增收、集體壯大的“致富引擎”,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一棟棟日光溫室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郜志鵬 攝
園區采用“公司運營+集體監管+農戶經營”的協同機制,讓產業效益精準惠及村民。村集體以2棟育苗大棚資產入股,與山東一農業合作社深度合作,既引入壽光先進蔬菜種植技術,又培養本地技術人才,保障園區可持續發展。
同時,35棟冬暖式日光溫室大棚優先向本村脫貧戶、困難戶出租,助力低收入群體在家門口實現穩定經營。村集體還專門成立公司,統籌提供幼苗培育、農資供應、技術指導等服務,并主動拓展銷售渠道,為農戶解決“種得好、賣得出”的后顧之憂。
高新蔬菜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每棟大棚平均年產值達7萬元至8萬元,直接帶動本地60余名勞動力就業,人均年增收超2萬元,村集體年增收已突破60萬元。目前,20多戶承租農戶正通過大棚種植,實現“家門口就業、穩增收致富”的心愿。

掀開保溫簾,滿眼綠意盎然,番茄掛滿藤蔓。 郜志鵬 攝
鎮村兩級將以園區為核心持續發力,結合市場行情動態引導村民調整果蔬種植種類,探索“一棚多收”模式提升產出效益,并加強惠農政策宣傳與技術指導,進一步提高果蔬品質,推動園區從“穩定運營”向“提質增效”邁進,讓產業振興的紅利持續釋放。
連日來,位于高平市神農鎮中廟村的智能溫室大棚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作為當地“數字農業”重點工程,該大棚建成后將成為集精準種植、智能管理、科技示范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基地。
此次新建的智能溫室大棚采用全鋼架設計,配備外遮陽系統、內保溫幕布、智能通風設備及物聯網監測終端。“溫控系統可實現溫度、濕度、光照的實時監測與智能調控。”項目技術負責人介紹,大棚還將預留AI病蟲害識別、水肥一體化等升級接口,為后續智慧農業拓展留足空間。

位于高平市神農鎮中廟村的智能溫室大棚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 劉宇江 攝
中廟村黨支部書記李濤表示,項目竣工后將開展種植技術培訓,帶動當地村民就業,以前種大棚靠經驗,現在靠科技,不僅要建好棚,更要讓村民學會用科技賺錢,真正讓村民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
此次智能溫室大棚的建設,不僅為神農鎮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示范樣板,更標志著高平市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邁出了堅實一步。中廟村將加緊施工進度,早日實現種植投產,推動鄉村實現“智慧種植”,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提質增效。(完)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