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代替經驗”——山西今年啟動的“牛產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讓老牧場變了模樣。近日,在山西陽高、懷仁、沁水三地,同一欄牛,喂法不同,效益天差地別:奶牛年均多產奶420公斤,肉牛月增重提高4.8公斤。全省30個試驗基地累計示范1.83萬頭,帶動2.9萬頭,實現節本增效3000余萬元。
“過去靠手感,現在算法說了算?!贝笸性浦輩^嘉隆養殖場負責人高文兵點開手機界面,470頭肉牛的日增重、料肉比實時跳動。系統上線半年,料肉比降低0.12(kg/kg),月增重提高4.8公斤,每頭牛多賺1250元。
同樣的變化發生在沁水縣萬利牛拓牧場。牧場負責人劉偉把“高效雙層包被增重添加劑”拌入日糧,206頭肉牛平均月增重從41.4公斤升至46.2公斤?!坝昧颂砑觿?,一年多賺65萬元?!眲フf,周邊5個村主動要求復制模式。
山西省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山西農業大學教授劉強介紹,項目采取“1+3+3”協同機制:1個標準化基地做樣板,省專家團、市推廣中心、縣服務隊三級聯動,技術包、培訓包、服務包同步下沉。山西農業大學、省畜牧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30家單位組成“技術首席+推廣首席”雙首席團隊,統一編制《牧場標準化生產管理操作手冊》,把配方軟件、添加劑劑量、數據采集方法做成“傻瓜式”模板,確?!罢l學誰會、誰用誰賺”。
同時,專家組對30個基地進行全程跟蹤測產?!熬珳曙曃菇当?、添加劑應用增效、牧場生產管理集成”三項技術集成應用后,奶牛平均單產提高5.8%,年增加產奶量420公斤以上,每公斤奶成本降低0.15元,每頭奶牛年增收近千元;肉牛月增重增加4.4公斤,育肥周期縮短20天,每頭肉牛多賺1200元以上;示范牧場飼料浪費率下降5.7%,用工成本降低8.6%,生產管理效率提升17.3%。
“按當前推廣速度,明年可覆蓋奶牛1.5萬頭、肉牛3.5萬頭,帶動農戶增收6000萬元以上?!眲娬f。(張婷婷)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