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世界報》10月23日文章,原題:大同,中國北方古老的礦業城市,如今已成為平價旅游目的地 大同,這座位于中國北部的古城,如今正努力向旅游業轉型,通過重建市中心、修復礦區等來推動這一進程。
吳宏利(音)正為一對身著Polo衫的夫婦端上拿鐵咖啡,他們的兩個女兒正在松木餐桌上做作業,這是來自北京的一家子游客。吳的旅店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老城區,今年剛開業。國慶長假期間,這些來自中國首都的游客,來到這座正在經歷旅游大轉型的礦業城市。
2008年,大同啟動一項龐大的城市改造工程,這包括重建一個由城墻環繞的老城區。工程取得成功,根據官方數據,2024年大同6家重點監測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718.7萬人次,同比增長107.8%。游客被這里有名的博物館、紀念館、市中心以及城外的云岡石窟和懸空寺等著名景點所吸引。
大同還擁有其他優勢:它距北京不遠,高鐵車程約兩小時;當地物價也便宜,出租車和餐館里的菜肴價格都比較實惠。與四川宜賓、江西景德鎮等中國的中小城市一樣,大同滿足了游客們對于“節儉旅游”的期望。
除了誘人的價格、豐富的文化活動以及山西的千年象征陳醋,當地政府還在努力優化大眾旅游的體驗感。譬如一些景點的營業時間延長至22時30分,以避免游客們過度集中在白天。在一些小巷深處,游客們還會遇見陶藝或雕塑藝人。有旅店經營者表示:“這就像是一次探索,城市規劃者試圖創造出寧靜的空間,激發人們的好奇心”。而到了國慶節晚上,這種靜謐感又會暫時消失:8000架無人機飛翔在古城代王府景區上空,上演了一場科技光影盛宴。
旅游還為大同當地人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吳宏利原本是礦工子弟,建筑系畢業后他先是去太原發展,之后又回到大同開旅店,自己當老板。
大同依然是中國煤炭的重要產地之一,對國家能源供應尤其是北方工業區發揮著戰略作用。礦業傳統也在支持旅游業轉型,歷任市長一直在努力,讓這座城市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將老礦區改造成懷舊旅游景區。游客們可以戴著頭盔、拿著LED燈,穿上靴子,進入礦區參觀。風景如畫的口泉鄉位于大同郊區,目前正等待拆除和重建,未來將迎接游客。曾經散居在礦井周圍的礦工們,無論在職還是退休,如今都搬進市區的現代化社區,享受著更舒適的生活條件。(作者喬丹·普伊爾,董銘譯)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