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大同市天鎮縣,風光正好。走進天鎮縣現代高科技農業科技產業示范園,一座座玻璃溫室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陽光透過穹頂,灑在一串串晶瑩剔透的小番茄上,果香四溢。5號溫室內,錯層管道栽培、疊碗式立體栽培等18種現代化栽培模式集中展示,呈現出一幅科技感十足的田園畫卷,這是天鎮縣引進山東“壽光模式”,打造重點設施農業項目的縮影,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我們選擇扎根大同、落戶天鎮,既看中這里的優越條件,也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山東銘宸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永亮表示。據悉,該項目由山東壽光農控集團投資建設,采用“國有企業建設+專業團隊運營+農戶(合作社)”模式,將壽光成熟的蔬菜產業技術、銷售渠道和運營體系整體移植到天鎮,致力于打造華北地區蔬菜全季供應基地。
“項目總投資14.37億元,規劃占地5000畝,計劃建設825棟全鋼架現代高標準冬暖式蔬菜大棚、12棟現代化育苗溫室及7棟荷蘭模式玻璃溫室。”董永亮介紹,“項目建成后,將有力推動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加快當地鄉村振興步伐。”
園區內,工人們正在生產區緊張安裝大棚鋼架,一排排冬暖式大棚拔地而起。“我們的冬暖式大棚采用雙層棉被中空結構,保溫性能顯著提升。”董永亮走進已投入使用的大棚,指著長勢喜人的螺絲椒說,“這茬辣椒今年3月種植,依托自動放風機和水肥一體化系統,不僅有效防控了雨水和病蟲害的影響,采收期也比普通大棚延長了2個月。”
目前,示范園建設正穩步推進。生產區已有15棟大棚投入使用,251棟大棚正在加緊建設,2400畝區域預計年內全部完工。
園區技術員通過“手把手”教學,向當地工人傳授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有效提升了農戶種植水平。同時,成熟的模式和可觀的收益,也激發了群眾發展大棚蔬菜的積極性。
“項目全面建成后,預計年培育種苗3億株,年產五彩椒6000萬斤、口感西紅柿1600萬斤,帶動3000人年均增收約4萬元。”天鎮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天鎮打造晉冀蒙冷涼蔬菜銷售集散地和京津冀重要蔬菜供應基地的目標,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鄭苗苗、師小淦)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