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眼下,在山西國家優質商品糧基地縣曲沃,秋糧作物從南至北陸續進入成熟期,農村已進入金秋收獲季節,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開機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近年來,曲沃縣在“三城建設”頂層設計指引下,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通過精細化管理、常態化推進、長效化保持,把“三農”工作當做頭等要事來抓,讓農民“糧袋子”更滿、“錢袋子”更鼓,堅決扛起硬任務,繪就豐收新圖景,加快了鄉村全面振興的步伐。
在紫金山下的白水、景明、西閆、明德、營里、下郇、薛莊等20多個村莊,廣袤的玉米田一望無際,充滿著生機與活力。26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田間忙碌,村村可聽到收割機的轟鳴聲,鄉間小道拉玉米的三輪車和拉青貯的汽車,來回穿梭,豐收的畫卷在眼前展開。
農機手免費收割,種植戶地頭售糧變現,青貯成了“香餑餑”
今年,該縣秋糧播種面積24.18萬畝,其中玉米23.73萬畝、豆類0.097萬畝、薯類0.285萬畝、高粱0.066萬畝。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呈現穩中有增態勢。
免費收割、售糧變現、青貯暢銷,是曲沃縣今秋玉米收割的一大亮點。在北董鄉,26臺大型聯合收割機的農機手為種植戶收割玉米全部免費,僅將收割過程中產生的青貯原料作為回報,這一模式不僅大幅降低農戶的收割成本,又為農機手拓寬了收益渠道,同時還加快了秋糧收割進度。
西閆村“80后”農民經紀人常旭,常年活躍于農村經濟領域,主要是連接農戶與市場,優化農產品流通并降低交易風險,收集并整合市場供需信息,幫助農民的農產品與買家匹配,減少滯銷風險。與此同時,組織農產品分級、包裝、儲運及物流協調,提升流通效率。今年秋收前,他提前籌備500萬元資金,在田間地頭設立“臨時收糧點”,直接上門收購農戶玉米。目前已收購玉米1500余噸,且全部現金支付。
同樣身為農民經紀人的賈永慶預料到,受干旱天氣影響,青貯飼料場對飼料的需求將大幅增長,就以每噸100元的價格收購青貯飼料3000余噸,并全部銷售到翼城、吉縣、蒲縣、浮山、絳縣等周邊縣市的養殖場,幫助農戶將“閑置青貯”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入。
抗旱保澆,一噴多促,奠定了秋糧豐收的堅實基礎
自今年6月以來,曲沃全縣高溫持續時間長,有效降雨偏少,給秋糧生產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面對不利天氣,該縣水利局充分發揮灌區作用,尤其是文敬、趙莊,沸泉、灌區實施節水改造工程后,節水效果明顯,有力保障了秋糧作物灌溉。截至目前,累計灌溉面積10余萬畝,供水量800多萬方,為秋糧豐收奠定了堅實的水支撐。縣農業農村局及各鄉鎮,注重強化玉米田間管理,堅持肥水并進,促進玉米生長發育。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花粒期,結合澆水和降雨,適量追施尿素及含氮量較高的水溶肥,促進干物質積累和雌雄穗生長,提高籽粒百粒重。采用葉面噴施抗旱保水劑、磷酸二氫鉀、蕓苔素等措施,增強植株耐高溫抗干旱能力。
與此同時,縣農業技術部門統籌運用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手段,從源頭壓低蟲源基數。積極組織開展“一噴多促”統一防控,將葉面肥、調節劑、抗逆劑、殺蟲殺菌劑等通過無人植保機進行混合噴施,實現防病治蟲、促進灌漿、防止早衰、提高產量。玉米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實施“一噴多促”增產效果明顯,形成種糧大戶帶動小農戶的防控體系,為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奠定基礎,確保圓滿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王建先)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