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6 09:38:00 來源:
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藥瑞峰)永和縣在開展村級活動場所管理年活動中,及時調整工作重心,從“建”向“管”和“用”轉變,在完善設施、健全功能、提高檔次、發揮服務功能上下工夫,使其成為凝聚黨員、凝聚群眾、凝聚社會的綜合性黨建陣地。
該縣在工作中:一是制定辦法,統一規范管理。制定下發了《永和縣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管理辦法》,對場所的外部設施、內部配置、資產管理、陣地作用和組織領導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每個場所都達到“八有”,即有牌子、有黨旗、有制度、有桌椅、有設備、有檔案、有學習資料、有公示欄;完善了村民文化活動廣場、文體設施、廁所及通排水等配套設施的建設;組織發動廣大黨員群眾義務種樹栽花種草,既美化環境,又使廣大黨員群眾受到教育;明確各村黨支部書記是活動場所管理的直接責任人,場所確定專人管理,堅持了村干部輪流值班制;加大考核力度,對作用發揮好的村在資金扶持、實物獎勵、政策支持上給予傾斜。對考核不好的予以通報,督促整改提高。
二是一村一檔,完善檔案管理。將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的圖片資料、工作臺賬、工程驗收臺賬以及有關文件等檔案資料規范存檔,做到“一村一檔”,對場所的使用情況、修繕維護等情況進行記錄,日常財產管理實行“隨添隨登”的動態登記制度和換屆移交制度,完善村級檔案管理。
三是整合資源,充分發揮作用。在保證村“兩委”正常辦公、黨員干部正常活動需求的基礎上,各村分別在場所內設置了計劃生育服務室、民事糾紛調解室、便民服務室、圖書室、遠程教育站點等。同時,利用活動場所舉辦農民科技培訓、群眾性文體節目等活動。今年以來,全縣農村基層組織在活動場所內開展集中活動1600多場次,借閱圖書1.8萬冊,為群眾提供利民便民服務5000多件,興辦專題講座160多場次,舉辦農村適用技術培訓2500余人次,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村級活動場所的作用。
【責任編輯: 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