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寧縣扶貧局一班人圍繞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目標,全面貫徹“一體兩翼”的扶貧開發戰略措施,緊緊抓住“兩區”開發的良好機遇,重點實施了整村推進、移民搬遷、產業化扶貧、連片扶貧開發、互助資金等各種項目,為了大寧人民群眾的脫貧致富獻真情、辦實事,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的扶貧之歌。
整村推進有序進行移民搬遷惠及百姓
整村推進項目是扶貧工作的“老大難”,由于多年來農民群眾思想觀念守舊、對實施整村推進項目認識不足,再加上涉及范圍廣、資金不足等困難,是縣扶貧局一班人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責任。為此,2008年他們通過多種渠道爭取整村推進項目750萬元,涉及5個鄉鎮19個村委,然后,落實責任,明確目標,撲下身子,走進田間地頭、農家院落,在炕頭上與百姓們親切交談,幫助他們制定生產計劃,說明實施整村推進項目的重要意義,經過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整村推進項目進展順利,全縣三批實施整村推進項目共涉及19個村委,2486個貧困戶,貧困人口11115人。利用財政資金750萬元,計劃發展種草3630畝,購小尾寒羊母羊和公羊3443只,發展核桃樹2318.8畝,發展蘋果樹5192畝,打壩造地和平田整地1055畝,維修道路5華里,建蓄水池1座。目前第一、二批各村委經濟林和種草、經濟林栽植已全部完成,打壩造地工程正在實施當中。第三批村委種草1855畝,羊舍正在修建,經濟林正在規劃實施,已調購安多拉長毛兔350只,并落實到戶分散飼養,目前狀況良好,環村綠化正在規劃實施。
大寧縣扶貧移民工程從2005年開始,縣扶貧局一班人按照國家扶貧開發政策要求,對100口人以下、群眾生產生活基礎設施條件較差的山莊窩鋪進行移民扶貧,目前共有2000口貧困人口實施了扶貧移民搬遷。涉及4個鄉鎮9個村委41個自然村,共投入資金1800余萬元,新建窯洞525孔、平房18間。2005年搬遷500人全部遷入新居,2006年搬遷1500人的工程建設已全部完成,部分戶已搬遷入住。根據省辦計劃2009年全縣又實施700人的移民搬遷任務。
老百姓徹底告別了昔日山莊窩鋪的土窯洞,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磚窯,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有人編了一首打油詩:住在公路邊,出門真方便。
吃水不用擔,龍頭進了院。
種地在跟前,垣面平展展。
村中有校園,寬展又安全。
農業稅全免,上學不掏錢。
種糧有直補,養老有保險。
參加新農合,看病不熬煎。
科技下了鄉,經濟大發展。
移民好政策,農村面貌變。
趕上好時代,生活比蜜甜。
“兩區”開發如火如荼連片扶貧成效顯著
大寧縣扶貧局一班人緊緊抓住全省實施“兩 區”開發的機遇,立足當地實際,積極申報項目,到2008年全縣有6個項目正式列入全省兩區項目考核之中(建設良種肉羊基地項目、年產100噸麥綠素系列產品項目、生態石材開發項目、二郎山風景旅游開發項目、年產2.5萬噸濕法新工藝炭黑生產線項目、改性炸藥擴能擴產項目)。
3年來,經過企業和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各項目都有不同程度進展,已竣工投產3個。改性炸藥擴產擴能項目,靠自身資金和拆借其他企業資金完成投資,于2006年12月竣工投產。良種肉羊基地項目和石材項目已建成投產。年產100噸麥綠素項目正在建設,目前完成了廠房主體建設和設備訂購;二郎山旅游項目正在建設。各企業共完成投資5817.68萬元。2008年,大寧縣又申報了7個項目爭取列入全省第二輪“兩區”產業開發規劃。他們有一個良好的愿望,要讓“兩區”開發項目在山區大寧遍地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2008年大寧縣被確定為片區開發試點縣后,爭取財政資金1000萬元。扶持發展核桃2000畝、桃樹7000畝、小尾寒羊4444只、建大棚300個。同時,整合縣直各部門資金完成項目區內水、電、路、校、荒山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
大寧縣的連片扶貧開發項目區包括昕水鎮、太德鄉、三多鄉3個連片鄉鎮的30個行政村95個自然村,涉及農戶4757戶19278人,項目區總面積2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694畝。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涉及產業發展、農業生產、生態建設工程、飲水安全,壩系工程,節水灌溉工程,交通建設,社會事業六大工程。在具體工作中,他們通過采取健全工作機構、明確責任目標、落實各項機制的措施,全力推動連片扶貧開發項目的有序進行,去年完成了經濟林栽植和大部分的大棚建設,項目區共栽植桃樹7187畝、核桃2000畝,共新建拱棚300座。完成種草、建圈舍、飼草青貯3項調羊前的準備工作,調羊工作正在緊張進行。同時,利用片區資金扶持三多鄉建核桃接穗圃1處、太德鄉建桃樹苗圃1處、擴建和完善太仙集中供水工程1處。目前,這3個項目全部完成,太仙供水工程已于2009年5月份投入使用,太德鄉桃樹苗圃現已開始出苗。
在搞好重點扶貧開發項目的同時,縣扶貧局精心組織,舉辦了4期勞動力轉移培訓班,培訓全縣外出務工人員281名;按照“村內互助、有借有還、周轉使用、滾動發展”的管理模式,全縣已有6個鄉鎮24個村建立了“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社”,資金規模達到442.972萬元;亞行項目申報完成了項目前期準備工作,預計近期可啟動實施。
通過多年的扶貧開發,大寧縣的貧困農民人均收入穩步增長。截至2008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90元,糧食總產量3646萬斤。2001年大寧縣扶貧局被授予市級“文明單位”稱號,2004被省、市扶貧辦評為“先進工作單位”,被臨汾市委、市政府評為“扶貧開發先進單位”。2005年被市扶貧局評為“先進工作單位”,2006年大寧縣被山西省政府評為“扶貧開發先進縣”。 (侯耀強 蘇生保 )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