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曉璐)近日,襄汾縣襄陵鎮薛村大衛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菜農經過3年多時間的反復實驗,攻克了夏秋茬溫室番茄栽培難題,填補了我市夏秋季不能種植溫室西紅柿的空白。
“過去傳統的西紅柿種植模式都只種越冬大茬一茬,每年7到10月份棚子全荒著。老百姓建個棚子花費這么多資金,也不容易。我覺得這個時期全國各地都沒有產品,想辦法利用閑置勞動力和荒棚,不耽誤越冬大茬,增加高溫空檔茬,使西紅柿趕在市場的空白期上市,一定能大幅提高農民收入,所以,我們從3年前就開始試驗。”大衛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春生介紹。
看到了市場的空檔期,也就看到了商機與財富。但是內行人都知道,夏秋茬溫室西紅柿種植,在同緯度地區的新絳縣等地已實驗多年,都是以失敗告終。大衛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看準的正是這一點,2011年就開始著手研究實驗夏秋茬溫室西紅柿的種植,投入大量資金,歷盡千辛萬苦,反復試驗,面對一項項不可預料的難題,大衛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員沒有畏懼,想盡一切辦法絞盡腦汁個個進行突破。
但是,要在技術上實現突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春生說:“由于這個季節溫度高,實驗了好多品種都不成功,死苗、坐不住果、病蟲害一系列問題,一次一次失敗。我們花錢請全國各地技術員傳授經驗、解決問題,后來還聯系山東壽光的專家前來指導,效果也不怎么理想。后來還是我們的技術員經過實驗,自己動手配制藥液,在栽苗以前進行蘸根、蘸葉,不懈努力后,終于解決了死苗問題;技術員還研究出小行澆水的技術,降低棚內溫度,增加棚內的濕度,解決了高溫坐果難的問題。”金秋時節,薛村溫室大棚基地正在忙碌的菜農臉上滿是喜悅。番茄種植戶成胡良說:“以前一收過麥就不種了,天熱的只能到10月份才開始栽苗,棚子荒半年,人得閑一季。前年,大衛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技術人員開始幫助我們實驗,看看這個時候能不能種。第一年是絕收,第二年只收了一點點。今年試驗終于成功了,我這個大棚能產7500公斤左右,產量不比越冬茬少多少,這兩天一天一個價錢,現在已經賣到2塊多錢,算下來今年毛收到1萬公斤左右,算算能賣到4萬多塊錢了。”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