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許紅萍 張志敏)近日,省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考核組對我市在建的國家級蒲縣馬鈴薯栽培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進行考核驗收,對省級浮山杏鮑菇栽培、古縣核桃栽培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進行年度工作考核。
蒲縣馬鈴薯栽培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于2011年上升為國家級項目,三年來,蒲縣昕源薯業有限公司等8家示范區單位在市質監局的幫扶指導下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縣馬鈴薯標準化種植從4萬畝發展到8萬畝,平均畝產從1000kg增加到1750kg,產值從6000萬元達到1.68億元,取得了農業部頒發的“地理標志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2012年蒲縣昕源有機農場的馬鈴薯被認證為“有機產品”,蒲縣被山西省農業廳確定為全省“一縣一業”基地縣。
專家們通過聽取匯報、審查資料、觀看音像、圖片、現場檢查、農戶走訪等方式對示范區項目進行了認真的考核,經過綜合評定,順利通過驗收。
古縣核桃栽培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是古縣“一縣一業”重點項目,今年全縣共投入1500萬元,標準化栽植核桃2萬余畝、60萬株,投入140余萬元用于核桃綜合管理,通過施肥、修剪、病蟲防治等,中齡核桃樹綜合管理面積3500畝、9萬余株。在市、縣兩級質監部門的幫助指導下,制定了地方標準《核桃栽培與管理技術規程》,把標準制成通俗易通的技術手冊,發放3000余本,形成公司+基地+農戶+標準生產模式,輻射帶動全縣核桃標準化生產,預計到“十二五”末,全縣標準化核桃栽培工程穩定在15萬畝。
浮山杏鮑菇栽培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制定了地方標準《鮮杏鮑菇》《工廠化杏鮑菇生產技術規程》,用于指導工廠化杏鮑菇的生產。今年4月,浮山縣玉杰食用菌有限公司生產的杏鮑菇通過無公害產品認證。杏鮑菇年銷售2400噸,收入1900余萬元,解決就業200余人,今年還投入31萬元,建設飼料廠和養豬場,延長杏鮑菇的產業鏈,開發新產品雙孢菇。
專家們進行了認真檢查審核,一致認為2個示范區很好地完成了示范區建設“十有”:有政府經費支持、有完善的標準體系、有示范區標志牌、有龍頭企業、有培訓、有完整的生產檔案及宣傳資料、有技術骨干隊伍、有服務保障措施、有科學的運行模式、有好的規模效益的工作要求,圓滿完成了示范區第二年度的建設任務,順利通過了年度工作考核。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