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8 09:31:40 來源:
在隰縣黃土鎮磑溝村境內,呂梁山脈巍峨蜿蜒,紫荊山麓綿延前行,大自然鬼斧神工之處,擁有華北地區最大的油松種子育林基地——上莊油松種子園。目前,該園隸屬于省呂梁山國有林管理局。自1972年建園以來,共累計營建初級無性系油松種子園1301畝、試驗林1155畝、母樹林1700畝(其中油松母樹林1000畝、華北落葉松母樹林700畝)、油松采穗圃75畝、油松種質資源收集區60畝。先后多次光榮成為“部、省聯營林木良種基地”,并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首批“全國重點油松良種基地”。
6月17日,在該園副主任朱松林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山脊之上郁郁蔥蔥的油松林建設場景。站在山腳下,一片片松樹林按照原產地標識,有條不紊地整齊排列著。在夏日的映照下,格外引人注目。對此,朱松林介紹道:“這個種植園集中了呂梁林局幾代人的智慧和汗水,所有原始樹種均從省內外各主產區優中選優,精挑細選而來。在海拔1570米至1930米的群山之中,錯落有致地廣泛分布、健康成長。在這里,陰坡的天然植被主要以樺、櫟等天然闊葉林為主,非常適宜油松開花結果,因此,被老一輩林業人選為油松種子園基地。目前,良種基地建設面積達4000多畝。”
上莊油松種子園,從一開始,就按照區域性、系統性、重點性、特色性、試驗性的五大建園方針,千方百計從各地引進樹種。談起當年的創業歷程,朱松林感慨萬千。他激動地說:“由于父輩的原因,從小就在林子里長大。當初建園時,派出多個選種小分隊,從呂梁、太行、太岳、中條、關帝五大林區油松天然次生林中,沙里淘金,一遍一遍地梳理,采取4株大樹法選擇了1125個優良母樹的接穗,共嫁接完成了569個優良油松無性系用于建園。同時,運用髓心形成層貼接和髓心合接兩種方法嫁接。所有樹苗共分為30個大區、325個小區,每小區面積為4畝,株行距為5米×5米,按指示數法和完全隨機排列法配置無性系,全力發揮雜交優勢,全面改善良種遺傳品質。那時候,大家吃住都在林子里,為選一棵好樹種,往往要翻山越嶺,跋山涉水。那日子,苦呀。”說著說 著,朱松林早已熱淚盈眶。正是在一代又一代護林人的堅守下,目前,該園區油松林平均樹高達10米-14米,胸徑達16厘米-25厘米,年產分系號良種400公斤、混合良種1600公斤。
從華北落葉松到興安落葉松,從日本落葉松到長白山落葉松,從歐洲落葉松到西伯利亞落葉松,上莊油松種子園的建設者們不畏艱難,迎難而上,舍小家為大家,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使30多個種源試驗林在此安家落戶。談到這,朱松林說:“作為我們這一代人,要以老一輩林業人為榜樣,建好林、守好園,搞好科研,為國家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優良松樹林。”朱松林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在他的帶領下,該園科研機構攻堅克難,多次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同時,通過實踐,先后發表了《油松不同種源苗期變異》、《油松針葉樹扦插生根規律初探》、《油松良種基地建設的思考》等十多篇科技論文。此外,培育出多個松樹良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面對未來,朱松林豪情萬丈。他說:“干一行愛一行,這輩子就是要與林業為伍,把青春和汗水獻給眼前的這片林子,努力建成華北地區科、屬、種豐富的油松生態林。同時,要進一步引進保護樹種,使生態、群落與松林相穩定,基本滿足植物學、樹木學教學實習和科研活動需要的專業平臺。目前,在油松科研項目上,已完成了油松種子園升級換代項目、種子園2011年至2020年森林經營方案,我們將再接再厲,為全省油松林研究和育種做出應有的貢獻。”魯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