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搶”字當頭 守住糧食安全
王林波深入佃坪鄉督導防汛減災與農業生產等工作

王林波深入佃坪鄉督導防汛減災與農業生產等工作。付燕保 攝
近日,汾西縣委書記王林波深入佃坪鄉督導地質災害防治、玉米搶收、道路交通安全和鞏固銜接等工作。他強調,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進一步壓實責任、細化舉措,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糧食生產安全。
在郝家溝村,王林波現場察看地質災害隱患點及農村住房安全狀況,認真聽取隱患排查治理與安全防范措施匯報。他強調,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嚴格落實省、市關于防汛減災的各項部署,緊盯地質災害易發區域和薄弱環節,加強應急值守,深化風險排查整治,及時研判風險變化,規范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切實筑牢防汛減災安全防線。要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科學選定臨時安置點,提前果斷組織受威脅群眾轉移,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同時,要高度關注道路交通和過水路面等關鍵部位,加強主干道路況監測,及時修復受損路段,規范設置警示隔離設施,確保道路安全暢通。
當前正值秋收關鍵期。在佃坪鄉白衣村,王林波走進田間地頭察看玉米成熟與土壤墑情,仔細詢問秋糧搶收、農田排澇、烘干收儲、秋種準備等情況。王林波指出,近期全縣出現大面積連續陰雨天氣,給農業生產帶來嚴峻考驗,對秋收工作造成影響。當前,秋糧搶收是最緊迫的任務,必須堅持“搶”字當頭,抓住晴好天氣窗口期,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精心組織好“搶收搶種保豐收”行動,加強對搶收快收、糧食烘干、排澇散墑、適期適墑播種等工作的技術指導和服務保障,積極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困難,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
督導期間,王林波還聽取了佃坪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匯報。他強調,要持續抓實鞏固銜接各項任務,強化防返貧動態監測,精準落實幫扶政策,加大入戶走訪力度,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與幸福感。
靠前指揮防汛 聚力秋糧歸倉
霍俊波深入對竹鎮督導防汛減災與農業生產等工作

霍俊波深入對竹鎮督導防汛減災與農業生產等工作。付燕保 攝
近日,汾西縣委副書記、縣長霍俊波深入對竹鎮就玉米搶收、防汛工作進行督導。他強調,要深刻認識當前農業搶收和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嚴峻性和緊迫性,抓住晴好天氣,做好秋糧搶收搶烘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基層困難,扎實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全力保障秋糧顆粒歸倉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對竹鎮谷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霍俊波實地查看烘干設備,詳細了解企業運行、倉儲容量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情況,并與企業負責人就經營現狀深入交流。他強調,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讓農民群眾充分認識到烘干服務的顯著優勢,提升糧食品級,增加農戶收益。相關部門要形成扶持合力,把政策紅利送到企業手中,加快老舊設備升級改造,推動烘干設施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提升烘干效率與品質。企業要進一步擴大規?;洜I效益,持續提升糧食產后服務水平,推動烘干、儲存、銷售等環節有效銜接,為促進農民增收、保障糧食安全提供堅實支撐。
在對竹鎮界頭村玉米種植區,霍俊波走進田間地頭,詳細詢問近期連續陰雨天氣對玉米產量的影響以及采取的防災減災措施。他強調,當前正值秋收關鍵時節,秋糧搶收刻不容緩。要第一時間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加強防災減災技術指導,統籌調配各類收割機、拖拉機等農機設備,推動機械進場作業,引導農戶抓住晴好天氣搶收搶曬,全力保障玉米搶收工作高效推進,最大限度減少澇漬災害對產量的影響。
霍俊波還來到對竹橋實地查看持續降雨后的排水及水流等情況。他強調,要時刻繃緊防汛安全弦,緊盯對竹橋及周邊河道、低洼地段的排水情況,加密巡查頻次,及時清理河道雜物、疏通排水管網,確保排水暢通、水流平穩。要提前排查橋梁結構安全隱患,嚴防坍塌、漫水等險情發生,全力保障過往群眾和車輛通行安全,筑牢汛期安全防線。
汾西縣委組織部發出倡議
投身秋收一線 保障糧食安全
當前,汾西縣秋收秋種進入關鍵階段,連續陰雨天氣導致部分農田積水和土壤過濕,給秋糧收獲及播種帶來嚴峻挑戰。為此,汾西縣委組織部近日向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出倡議,號召迅速投入助農搶收搶種工作,最大限度減輕秋汛影響。
倡議提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落實省委、市委、縣委有關部署。鄉鎮黨委要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統籌農機、勞力和晾曬資源;村級黨組織要當好“主心骨”,組織人員下沉田間;縣直包聯單位需主動對接幫扶村,集中力量助農搶收。
各基層黨組織要重點關注特殊群體,靈活采用機械與人工相結合方式推進搶收,并積極協調烘干設備與晾曬場所,拓寬糧食晾曬空間,同時幫助對接售糧網點,減少產后損失。
涉農部門和鄉鎮黨委要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因地因時開展技術指導,傳授晚播、搶收及災后管理等實用技術。廣大黨員應帶頭宣傳政策、傳遞氣象信息,增強群眾防災減損意識,提升自救能力。
倡議呼吁,全縣黨員應立即行動起來,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和為民情懷投身秋收一線,為保障糧食安全、推動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因地施策排積水 互助搶收減損失
汾西縣農業農村局下沉田間保障秋收
連日來,汾西縣農業農村局組織技術人員,分赴各鄉鎮田間地頭,通過機械調度、技術指導等多項措施,全力推進秋收秋種。
在永安、團柏、和平、佃坪等鄉鎮的玉米搶收現場,針對部分玉米地塊因地形或濕度原因,大型農業機械難以進入的實際情況,該局幫助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積極調配抽水泵等農業機械,對低洼地塊的積水進行快速抽排,指導農戶通過“小地塊合收”“鄰里互助收”的方式,做好秋糧收割、儲存等工作。
雨后搶收不等閑 農機助農保歸倉

面對近期連續降雨天氣,永安鎮組織鎮村干部、黨員志愿者、農技人員組建“搶收突擊隊”,統籌調配收割機、運輸車等農機設備,分赴各村田間地頭開展“地毯式”搶收,全力守護農戶“糧袋子”。在桑原村,“搶收突擊隊”走進泥濘的玉米地,與農戶分工協作,協助農機手清理秸稈、疏通作業通道、幫助裝車轉運,確?!笆崭睢⑦\輸、晾曬”無縫銜接。
郭燕紅 攝
干群合力戰陰雨 突擊搶收解民憂
對竹鎮組織農民群眾開展生產自救
連日來,對竹鎮搶抓天氣有利時機,快速啟動秋收應急預案,發揮農機助收的最大優勢,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在對竹鎮界頭村玉米示范田里,一場與農時賽跑的機械化搶收行動全面鋪開,玉米收割機開足馬力穿梭田間,一棵棵玉米植株被精準“吞”入機身,摘穗、剝皮、秸稈粉碎等工序銜接流暢、一氣呵成。
“現在正是搶收的關鍵期,機械化收割一天能抵過去幾十人工作量,既降損耗又保品質,讓我們心里特別有底。”汾西縣暉達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賈春暉說。
據悉,近期的連續陰雨天氣導致地塊水分飽和,成熟玉米滯留田間,對竹鎮快速啟動秋收秋種應急預案,組織幫扶小分隊,深入各村逐個地塊摸清土壤墑情、田間積水等情況,因地制宜制定玉米搶收方案,組織農民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同時,發動農機服務組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全力以赴保障秋收秋種工作順利推進。
玉米搶時烘干 守護秋糧安全

日前,在汾西縣谷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烘干塔正全天候運轉,日處理潮糧能力達200噸。滿載玉米前來烘干的農戶申富平說:“下雨天玉米沒法曬,烘干后直接銷售,心里就踏實了?!笔芙陉幱晏鞖庥绊懀率沼衩缀砍瑯顺闪宿r戶心頭急事,若不及時處理易發生霉變、發芽。為幫助農戶守住秋糧收成,汾西縣糧企迅速行動,開足馬力開展玉米“搶烘”作業,為秋糧入倉筑起“安全屏障”。
黨婷雁 攝
一針一線“縫”出人生新軌跡
在汾西縣辰潤玩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有位勞動者的故事格外動人。曾經,她的世界是家庭灶臺的煙火氣;如今,她的舞臺是縫紉機前的生產線。從生疏的家庭主婦,到廠里公認的“質量標桿”,高富平正用一針一線“縫”出屬于自己的人生新軌跡。
2025年初,41歲的高富平第一次走進玩具廠。面對陌生的現代化設備和緊張的生產節奏,她內心充滿忐忑:“剛來的時候對機子比較生疏,干一天下來,胳膊困腿酸,心里直打鼓,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
但高富平沒有退縮。她利用工余時間主動熟悉設備,反復練習縫紉技藝。令人驚訝的是,她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從“手忙腳亂”到“得心應手”的轉變。如今,她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工資,產品合格率從最初的80%提升到現在的100%。
“一塊塊布料經過我手做成玩偶,心里特別有成就感?!备吒黄叫χf,“如今月月能拿工資,給孩子買點學習用品,給老人買點營養品,心里特別踏實?!?/p>
在高富平身上,家庭主婦的特質轉化為了產業工人的優勢。她把“做飯把控火候”的細致,變成了“縫紉時校準針腳”的嚴謹;把“照顧家人”的責任心,延伸為“對待每一件產品”的堅守。
同事張麗鳳對高富平稱贊不已:“富平就是我們組里的‘活標桿’,她平時做出來的玩偶,數量也多,特別漂亮,縫位走線各方面特別完美。她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p>
短評:從家庭灶臺到生產一線,高富平的故事里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藏著普通人最動人的成長。她把“做飯把控火候”的細致,變成了“縫紉時校準針腳”的嚴謹;把“照顧家人”的責任心,延伸為“對待每一件產品”的堅守。她的蛻變是汾西產業發展中“勞動者價值”的生動注腳。
筑牢組工隊伍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汾西縣委組織部開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動
近日,汾西縣委組織部在該縣黨群服務中心組織開展“嚴守紀律規矩 鍛造清廉組工”廉政警示教育活動。
活動中,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集體參觀汾西廉政文化廳,并觀看《八項規定改變中國》等廉政教育片,通過沉浸式學習強化廉潔意識。
據了解,該廉政文化廳設鑒史問廉、激濁揚清、時代新風、清廉汾西四個板塊,系統展示傳統廉潔文化和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成果。旨在通過“以史為鑒、以文化人”的方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明辨是非界限、常懷敬畏之心,在思想深處自覺筑牢防線,為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組工隊伍奠定堅實基礎。
汾西縣情景劇《鼓聲傳薪火》載譽歸來
榮獲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優秀項目“優秀設計創新獎”
在日前舉行的“文明實踐 花開平陽”臨汾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優秀項目展示活動中,由汾西縣委宣傳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團柏鄉共同打造的情景劇《鼓聲傳薪火》,從全市17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優秀設計創新獎”。
該劇創新地將原生態汾西鑼鼓與現代舞臺劇藝術相融合,通過演員張力十足的表演與激昂鏗鏘的鼓點,生動演繹了氣勢磅礴的薪火傳承故事,其深厚的文化內涵與創新的藝術形式贏得了專家與觀眾的高度評價。
此次獲獎是汾西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一項重要成果,探索出了一條以文藝形式激活本土文化、服務群眾的新路徑,為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供了可借鑒的“汾西樣本”。
一筆一畫書寫規范 一言一語心系國防
汾西縣第一小學在漢字聽寫與國防演講市級比賽中雙雙折桂
近日,臨汾市首屆中小學規范漢字聽寫大賽獲獎名單揭曉,汾西縣第一小學表現優異,一舉斬獲低、高年級組團體雙獎及多個個人獎項。與此同時,該校學生張夢桐在市級“愛我國防”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展現出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成果。
榮譽的背后是日常的深耕。作為“臨汾市校本課程實驗基地?!保谖骺h第一小學將書法教育深度融入教學體系,通過“每日一字”“每周一練”“作品展示墻”等形式,讓墨香浸潤校園。
“每天的練習讓我不僅字寫得更規范,也更熱愛漢字文化了。”學生齊藝堯說。教師郭雲淏表示,寫字課旨在讓孩子們在筆墨間靜心感悟漢字之美,培育認真的學習態度。
紅色基因的傳承同樣在校園生根發芽。國防演講比賽一等獎獲得者張夢桐同學表示,通過準備比賽和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深刻理解了國防的重要性,會將這份感悟與同學們分享。

汾西縣第一小學每周二的寫字課上,老師不僅細致講解每一個漢字的結構、組成,更從坐姿、握筆等細節抓起,真正讓漢字文化、書法之美滋養每一名學生。
黨婷雁 攝
文圖除署名外由汾西縣委宣傳部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