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微”文章 成就“大”產業
——曲沃縣高質量發展微短劇產業紀實




《晉公的君團》創作團隊

服裝資源庫




這是從0到1的破局之路:當第一條明清街區全面落成、第一個專業劇組入駐取景、第一部微短劇正式開機……曲沃縣在微短劇的藍海里劃下了屬于自己的航跡;
這是從1到N的裂變之路:從單獨的春秋晉國城景區到遍布全縣的拍攝場景清單,從單一影視拍攝到服化道全鏈條服務,從本土創作到與頭部平臺戰略合作,曲沃縣構建起微短劇產業生態的良性循環;
這是從量到質的飛躍之路:從一部部微短劇到打造《晉公的君團》等精品力作,從提供場地服務到探索AIGC前沿應用,從文化傳承到培育文化新質生產力,曲沃縣正以創新驅動實現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
去年以來,曲沃縣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微短劇之城”的戰略部署,高位謀劃,決策果斷,將微短劇產業納入全縣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和數字經濟發展重點,以發展微短劇產業作為推動文化繁榮、促進經濟轉型、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精品微短劇制作、微短劇基地建設、微短劇生態鏈構建,全縣微短劇產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良好態勢。
高位謀劃 破局起航
作為晉文化發源地,曲沃縣承載著2600年的厚重歷史。《詩經·唐風》的誕生地、比秦始皇兵馬俑早600余年的車馬坑、360條之多的成語故事,還有元代御醫許國禎、清代臺灣知府衛臺揆等豐富的創作素材,每一個都是可影視化的精彩故事,能夠實現“一地拍千年、一景融古今”。
曲沃縣明確將微短劇產業納入全縣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和數字經濟發展重點,明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支持措施,積極醞釀《曲沃縣微短劇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建立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縣文旅局、縣融媒體中心具體跟進落實的工作專班,統籌協調產業推進中的各項問題。
曲沃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現場辦公,并與創作團隊、實施部門、協調單位進行座談,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凝聚共識,激發市場活力。
曲沃縣委書記吳濱強調,要緊跟市委、市政府發展布局,圍繞微短劇開辟新賽道,進一步挖掘晉文化內涵,創新表現形式,對微短劇發展提供政策扶持、場地協調、后勤服務等全方位保障,推動影視作品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曲沃縣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曲沃縣委副書記、縣長孫惠生表示,微短劇對打造曲沃形象、提升曲沃知名度、拓展文化產業具有正向作用和深遠意義,要結合曲沃實際展示歷史文化內涵、創新曲沃IP形象辨識度,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在稟賦上立足優勢,在政策上精準發力,在服務上全程護航……曲沃縣聚焦企業孵化、項目投資、精品獎勵、人才引進等關鍵環節,提供了“真金白銀”的支持。這種“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的發展模式,迅速激活市場一池春水,吸引了眾多影視文化企業的目光,為曲沃微短劇產業的快速起跑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曲沃縣已建成300畝春秋晉國城實景拍攝基地,正在加快建設集創作、拍攝、制作為一體的“曲沃微短劇產業基地”,同步搭建“拍攝場景數據庫”和“服化道資源對接平臺”,微短劇產業全鏈條生態正在逐步完善,《晉公的君團》《蝕影密符》等一批精品力作也即將驚艷亮相。
生態構建 聚鏈成勢
漫步于曲沃縣春秋晉國城景區,澮河水庫的波光瀲滟與古晉建筑的雄渾厚重相映成趣,一條條古韻十足的街道兩側,戲院、酒樓、醫館、鏢局、客棧等仿古建筑依次排開,無論是青磚灰瓦的建筑主體、飛檐翹角的屋脊,還是實木打造的門窗桌椅、青石鋪就的地面,古香古色的歷史韻味撲面而至。這里不僅是游客體驗晉文化的絕佳場所,更是影視創作的天然寶庫。
“我們的明清街道由專業團隊設計,建造工藝遵循古制,特別是很多古建筑構件都是真正的‘老物件兒’,斗拱、青磚、瓦當、磚雕等都蘊含歷史氣息。”山西春秋晉國城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曉羅介紹,明清風格街道總建筑面積2萬余平方米,包括35座獨立建筑,投入使用以來,電影《海邊的歸途》《國士無雙》,微電影《祁溪舉賢》《大榮風云之英雄少年》,欄目劇《你好探險家》《華夏少年夢》,成語典故《大公無私》《一食三嘆》,微短劇《燃宮》《皇子入贅到我家》《錦衣衛》等20余部影視作品在這里取景拍攝,基地在影視圈的口碑和熱度越來越好,被山西省廣播電視局評定為“山西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示范基地”。
為了讓劇組更好地了解曲沃,曲沃縣融媒體中心深度挖掘本地資源,系統梳理了縣內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特色建筑、自然風光、現代城市景觀等,形成了詳盡的“可拍攝場景清單”,正在創新開發“曲沃微短劇拍攝場景數據庫”小程序,上線后,各劇組只需動動手指,便能實現線上選景、預約,極大提升前期籌備效率。
依托春秋晉國城影視基地,曲沃縣打造“服化道”全鏈條服務生態,以培育本地化供應鏈為主,鼓勵本地服裝、道具制作、美術設計、化妝造型等團隊或工作室入駐基地或與基地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建立“服化道共享資源庫”,為劇組提供便捷高效的采購租賃服務,同時探索建立線上“曲沃服化道資源對接平臺”,更好地服務微短劇創作,實現資源高效流通和復用。
在“可拍攝場景清單”“服化道共享資源庫”基礎上,曲沃縣建立拍攝協調保障機制,明確流程、責任到人,進一步優化拍攝期間的協調、服務和保障工作,致力于提升每一個劇組的滿意度。同時,深化與騰訊視頻、央視頻、芒果TV等平臺合作,拓展海外發行,拓寬播出渠道和收益來源。目前,每周都有劇組在曲沃取景。
“我們希望劇組來到曲沃,不僅能找到合適的景,還能完成從創意到成品的全部流程,實現‘帶著劇本來,拿著成片走’。”曲沃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晁銳介紹,要將曲沃從“取景地”升級為“出品地”,大幅提升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
內容為王 創新致遠
在微短劇競爭日益激烈的紅海中,如何脫穎而出?曲沃縣堅持“內容為王”,深挖本土文化富礦,打造具有鮮明曲沃標識的IP作品。
曲沃是“晉”的源頭,“君無戲言”“秦晉之好”等360多條成語典故見證了晉文公重耳勵精圖治、成就霸業的輝煌歷史。這些獨一無二的文化資源,是曲沃微短劇創作最深厚的底氣。
“我們創作的根基,必須扎在曲沃肥沃的文化土壤里。”《晉公的君團》制片人馬海暉表示,“這部劇的誕生,源于我們對山西深厚文化底蘊的熱愛與責任感。它不僅僅是一部劇,更是我們試圖用現代視聽語言,喚醒一段沉睡歷史。”
《晉公的君團》由曲沃縣沃祺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出品,是我省第一部以晉文化為主題的微短劇。該劇以晉文公重耳從流亡公子到春秋霸主的成長之路為主題,展現其與智囊團成員介子推、趙衰等人歷經磨難、終成霸業的史詩故事,這部劇分別在曲沃、橫店兩地拍攝,是一部兼具視覺沖擊和文化內涵的精品力作。
“在取景地的選擇上,我們充分考慮曲沃縣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和多樣的地貌,也是晉文公故事的主要發生地等綜合因素,將曲沃作為該劇的主要取景地。通過拍攝,不僅可以真實還原歷史,還可以促進當地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晉公的君團》導演陳云佼說,“《晉公的君團》不僅是一次影視創作,更是一次文化的尋根與展示。我們期待它能成為一張閃亮的晉都曲沃新名片。”
《蝕影密符》則是一部通過AIGC技術,將核心文化符號轉化為“數字人+沉浸劇情”的新形態微短劇。該劇以曲沃非遺為背景,講述考古學家蘇黎與神秘學者江楓在追尋晉國天機圖的過程中,與黑惡勢力“黑曜石”集團展開博弈的故事,全劇融合懸疑、動作與文化傳承。《蝕影密符》出品人、導演許琦介紹:“我們想通過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傳遞‘歷史不是器物,而是民心’的深刻主題,讓年輕人在追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了解和喜愛我們的傳統文化。”
此外,由春秋晉國影視城全額投資的電影《利刃之刀鋒戰士》已取得上映資質,展示了曲沃在影視投資與制作方面的嘗試與實力。
9月26日,曲沃縣舉行微短劇發展大會,集中展示微短劇產業發展成果,進行了一系列合作簽約:大腦天宮(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曲沃縣沃祺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山西一堯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與晉國博物館……多家業內知名企業與曲沃本地機構牽手合作,預示著更多資源、人才和項目將向曲沃集聚。
會上,曲沃縣微短劇產業發展基地正式授牌成立,這是曲沃縣著力構建覆蓋微短劇創作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的重要舉措,基地將整合劇本創作、拍攝制作、后期發行等全鏈條資源,成為曲沃微短劇產業發展的“心臟”和“引擎”,標志著曲沃微短劇產業進入了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曲沃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秦康杰說:“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優化政策環境,加快基地配套設施建設,加大精品內容創作扶持力度,深化與各類平臺和機構的合作,全力推動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將曲沃打造成為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微短劇產業新高地。”
從千年古都的歷史深處走來,曲沃縣正以微短劇這個“小切口”,撬動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的“大格局”。這條融合厚重文化與前沿科技的發展路徑,讓古老的晉文化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機。如今,隨著產業生態持續完善、精品力作不斷涌現、創新動能日益強勁,曲沃已不再僅僅是微短劇的“取景地”,更成為內容創作的“策源地”和產業發展的“集聚地”。站在新的起點,曲沃將在微短劇的藍海中乘風破浪,讓千年文脈通過新時代的視聽語言,迸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記者 柴云祥
圖片:柴云祥 曲沃縣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