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防控力量 守牢“吉縣陣地”
——吉縣疫情防控工作紀實

吉縣縣委書記、縣長趙松強督導檢查疫情防控工作
無人機空中傳聲,落實精準宣傳;電子圍欄實時監測,嚴格隔離觀察;網格員個個爭先,織密織牢防控網;臨時黨支部遍布重點場所,黨旗處處飄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這里創新舉措,發動群眾,人人都是“吹哨人”。
這里是山城吉縣。面對新冠疫情防控嚴峻形勢,吉縣縣委、縣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市決策部署,充分研判,迅速行動,通過采取“三個五”動員機制、創新“觸發式”分級防控、劃分“最小化”責任單元等舉措,凝聚防控力量,守牢守好“吉縣陣地”。
全民參戰 落實“三個五”舉措
在源頭管控上,做到“五個提級”;在日常防控工作中,實施“五個從嚴”;在防控力量配備上,強化“五個報到”。在吉縣,各級各部門按照“五提級”“五從嚴”“五報到”要求,強化疫情防控政治責任,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落實。
“要認真落實好‘三個五’要求,切實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把牢外防輸入第一關口,嚴格落實查驗‘兩碼’、掃場所碼、測體溫等措施,切實抓好點對點轉運工作,確保所有風險人員全部實現閉環管控。”
“要進一步充實防控力量,發揮黨員干部、基層網格員、‘三支隊伍’作用,動員招募志愿者,積極構建疫情防控屏障。”
……
4月8日,吉縣縣委書記、縣長趙松強主持召開縣疫情防控專班工作會議,對各專班工作及當前全縣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4月9日,趙松強又主持召開了縣委疫情防控專題會議暨縣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貫徹落實省、市專題會議精神,就吉縣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
針對當前嚴峻的疫情防控態勢,吉縣縣委、縣政府認真制定并嚴格落實“三個五”動員機制,動員全縣黨員干部群眾和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在源頭管控上,做到“五個提級”。卡口場站管控提級,由副縣級領導帶班,嚴格落實落地核酸檢測、點對點轉運、精準賦碼的閉環管理措施;重點場所管控提級,學校、酒店、養老院、大型商超等重點場所,由副縣級領導牽頭,進一步壓實疫情防控責任,嚴格落實掃碼、測體溫、戴口罩、登記等疫情防控措施;社區、農村管控提級,縣委組織部牽頭,會同各鄉鎮在社區(村)設立疫情檢測點,嚴查外來人員、車輛;值班值守應急提級,各級各單位全部落實黨政主要領導在班、分管領導在崗24小時值班制度;督導檢查問責提級,在疫情防控工作專門督查組開展督查的基礎上,縣紀委監委、“兩辦”加強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導檢查,發現問題依紀依規嚴肅處理。
在日常防控工作中,實施“五個從嚴”。領導從嚴,吉縣縣委副書記、疫情防控工作領導組第一副組長安娜主抓疫情防控工作,各級各部門把一半以上力量和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調度從嚴,分管縣領導對各疫情防控卡口實行“日督導、日調度、日研判”機制,督促各卡口建立工作任務清單,明確工作流程,推動疫情防控責任落實;值守從嚴,在入縣通道設立檢查點,安裝監控設備,加強值守人員配備和政策培訓,嚴格落實領導領班帶班制度,全天候在崗值守,24小時無縫對接;督查從嚴,縣疫情防控督導專班采取“四不兩直”方式,不定期對各交通卡口、交通場站、醫院、學校、隔離點、商超等重點部位場所開展督查檢查,督促落實好掃碼、測溫、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對無視疫情防控要求的嚴肅處理;紀律從嚴,紀委監委牽頭制定疫情防控相關紀律制度,凡發現管控不到位的,逐級追責,發現明知故犯的,從嚴從重從快處理。
在防控力量配備上,做到“五個報到”。各級領導到高速口、入縣卡口報到,做到“以上率下”;共產黨員到城鄉接合部交通卡口臨時黨支部報到,做到“率先垂范”;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到所在社區報到,按要求做好值班值守,做到“以身作則”;志愿者到所在協會報到,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無私奉獻”;“吹哨人”到一線報到,發動群眾,做到“眾志成城”。
把牢關卡 嚴防疫情輸入
“下面我給大家傳達下最新的臨時性管控措施和新增的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情況,需要重點關注重點地區的來(返)吉人員……”
4月13日下午,吉縣小府高速口疫情防控檢測站。副縣級干部作為這里的帶班人,召集換崗的交通、交警、衛計等部門人員召開班前會,傳達最新的臨時性管控措施,強調常規性管控措施,交代注意事項,并對上一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判,找原因,補短板,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細落實。
在吉縣小府高速口疫情防控檢測站,一面鮮艷的黨旗在迎風飄揚。檢測站的辦公房外,醒目地掛著兩塊牌子,一塊是中國共產黨吉縣小府高速口疫情防控檢測站臨時黨支部委員會,一塊是臨時黨支部組織機構名單。該站點還醒目地擺放著核酸檢測等候區及相關警示牌等。對過往的每一輛車,首先由值守的交警通過掃場所碼,查看健康碼、行程碼,然后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通行,或進行核酸檢測、點對點轉運等分類處理。
“我們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并按照相關政策進行分類管控,同時保障蔬菜、水果、糧油等重點生產生活物資車輛的暢通。”值班負責人武榮介紹,“當前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遇到從事農資及蘋果運輸的重點地區的車輛,我們確認核酸檢測為陰性的結果后,通知果庫、農資銷售商等人前來對接,在做好車輛封閉管理、確保駕駛員不下車等安全措施的同時,保障蘋果、蔬菜等重點物資的正常運輸。”人性化、溫情化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了過往人員及外地客商的肯定和贊揚。
本輪疫情以來,吉縣疫情防控交通檢測站累計排查車輛41902輛;現場采集核酸9184人,結果全部為陰性。
該縣副縣長尚立春介紹,在吉縣高速口、國道等縣界疫情站點,由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帶班,負責國道縣界疫情防控檢測站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措施,通過強化“第一落點”疫情防控措施,堅決做到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全面落實查驗山西健康碼、行程碼、紅黃碼和行程碼帶星人員閉環管理等防控措施,堅決杜絕疫情輸入風險。
強化宣傳 營造良好氛圍
“疫情防控莫放松,防護意識在心中,安全距離為一米,保持間隔要牢記,不扎堆,不聚集,佩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近日,一段段疫情防控宣傳語音從低空飛行的無人機中傳出,提醒群眾做好疫情防控措施,這是當地開展疫情防控宣傳采取的新舉措。
為及時把各項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識傳達給每個人,營造疫情防控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吉縣不斷創新宣傳舉措,“隔空傳聲”就是其中之一。負責該項工作的吉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利用無人機進行宣傳和動員,令群眾耳目一新,取得了良好宣傳效果。
“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我們發揮自身設備、技術優勢,通過對原有無人機進行改裝,增加喊話器,達到播放錄音和實時喊話等功能。”吉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劉永峰說:“我們還根據上級安排,成立了專門的疫情防控宣傳小組,走上街頭,進入社區進行防控知識宣傳。”
宣傳形式新穎,內容朗朗上口,收到了良好宣傳成效。
“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嬸嬸姨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大家聽我說:當前疫情挺嚴重,做好防控莫放松,預防措施要做好,定期消殺有必要……”負責無人機飛控的張輝說:“我們變長句為短句,變普通話為方言,讓群眾一聽就明白。”
為了讓疫情防控宣傳深入人心,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與縣融媒體中心還開展了聯合防控。住建部門派出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對公共場所聚集人員進行勸導,對社區疫情防控點進行規范化指導,向公共場所未佩戴口罩人員免費發放口罩。融媒體記者則發揮優勢,通過空中喊話進行配合,真正形成了陸空協同、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
據了解,吉縣實行了分級“觸發式”疫情防控政策。全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實行常態化階段、強化防控階段、準戰時階段、戰時階段四個層級,根據疫情形勢分析研判結果,達到相應觸發條件后,即進入相應防控階段,啟用相應的疫情防控預案。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吉縣已啟動防控預案,全縣26個工作專班組長全部由縣黨政班子領導擔任,落實交通檢測站縣級領導領班、科級干部帶班制度,全面提升防控級別。
吉縣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工作專班多措并舉,全力做好“八個一”,持續宣傳造勢,引導群眾正確對待疫情,為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營造了濃厚氛圍。吉縣組織各級黨組織共同開展“同心聚力戰‘疫’·勠力協同共治”專項行動,進一步織密組織體系,引導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
強化落實 守牢“吉縣陣地”
“你剛才手機上的警報也響了吧,今天他家的門開了4次,你核實下什么原因。”手機鈴聲響起,吉縣東關社區黨支部書記譚東升查看過信息后,撥通了網格員曹海鵬的電話。
在吉縣,居家隔離的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從高速路口、國道卡點等地,點對點轉運到家進行居家隔離,每個隔離人員的家中全部安裝了電子圍欄。居家隔離人員家的門每開一次,“五包一”監控人員的手機警報就會響起一次。除去正常吃飯、拿生活物品開門外,超過3次以上,就要問清開門原因,確保按規定居家隔離。
在吉縣,社區、鄉村全部實行網格化管理,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細落實。吉縣縣委政法委、縣委組織部、縣防控辦聯合劃分“最小化”責任單元,對全縣網格進行了重新優化、細化,建立五級網格1262個,配備網格員2010名,五級網格員深入社區、農村對全縣居民進行細致摸底排查,建立了常住人口檔案,詳細登記殘疾、重病、孕產婦、嬰幼兒、獨居老人等特殊人群信息,為開展針對性疫情防控服務和全員核酸檢測夯實了基礎。目前,全縣6個社區50名網格員、97家縣直單位2186名黨員干部、54個小區87名物業人員、217名業主委員已全部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農村,98名鄉鎮包村干部、224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420名村“兩委”干部、345名村民小組長帶頭包片區、包溝巷、包卡點、包重點監測對象,劃分黨員“責任區”789個、設立黨員“先鋒崗”1159個、成立黨員“突擊隊”67個,推動黨員亮明身份,聯戶包人、輪崗值守,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為切實做到全覆蓋,吉縣進一步明確最小法人疫情防控措施,機關單位率先垂范,嚴格落實查驗“兩碼”、掃描場所碼、測體溫、戴口罩、定期消殺制度,要求機關干部作遵守疫情防控政策的表率;各行業主管部門對其管轄領域內的所有經營單位均設置一名疫情防控指導員,掛牌公示,負責向經營者宣傳疫情防控政策,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截至4月7日,培訓合格核酸采樣人員320人。新增檢測設備,招聘專業技術人員充實檢測隊伍、完善全員核酸檢測預案,規范設置核酸采集點78處。上級累計推送數據9897條,已排查9897條,全部清零。當前,吉縣共儲備隔離房間554間,全部通過達標驗收。現啟用隔離酒店3個,共144間,確保集中隔離人員應隔盡隔。同時,對于核酸檢測的人員配備、物資儲備、檢測流程全部細化到人,建立人員信息臺賬清單,學校、冷鏈物流、郵政快遞、交通檢測站、公共交通、醫療機構、隔離酒店等重點人員全部安排核酸檢測。
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吉縣通過各項措施的有力落實,確保可疑人員“一個不進”、人員排查“一個不漏”、隔離管控“一個不出”、重點場所“一處不落”、醫療安全“一刻不松”、應檢人員“一個不缺”、重點人群“一個不少”、基層管控“一絲不亂”、設施物資“一應俱全”、疫情防控宣傳“一清二楚”。
安娜表示,上下同心者勝,風雨同舟者興。雖然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但是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相信,有縣委、縣政府的全面統籌,有黨員、領導干部的率先垂范,有一線抗疫人員的艱辛堅守,有社會各界的通力配合,有全縣人民的理解支持,吉縣一定能夠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記者 鄭紅衛 張春茂
同心聚力戰“疫” 勠力協同共治
吉縣各級黨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共同抗疫

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走上街頭宣講防疫知識
針對目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吉縣組織各級黨組織共同開展“同心聚力戰‘疫’·勠力協同共治”專項行動,引導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織密疫情防控組織體系。
劃分五級網格,構建疫情防控組織體系。以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為單元,建立鄉鎮黨委、教育系統、宗教活動、餐飲場所、商貿流通、排查管控、醫療救治等26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班臨時黨委,形成一級作戰“指揮部”,統籌各領域疫情防控工作。圍繞農村、社區防控重點,進一步劃細劃小網格作戰單元,構建鄉(鎮)、村(社區)、大網格、小網格、微網格五級網格體系,形成金字塔式管理架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截至目前,在7個鄉鎮管控工作專班臨時黨委(一級網格)統籌下,已設立村(社區)臨時黨總支(二級網格)73個、片區臨時黨支部(三級網格)216個、網格臨時黨小組(四級網格)469個和五級微網格1262個,共同負責34167戶村(居)民的疫情防控工作。
調動人人參與,形成疫情防控強大合力。在社區,充分調動社區網格員、縣直單位黨組織和小區物業服務企業、小區業主委員會等力量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深入包聯小區(單元)、片區開展“敲門行動”,全面摸排網格內常住人口、流動人口、外出人員等信息,切實織密社區疫情防控網。截至目前,全縣6個社區50名網格員、97家縣直單位2186名黨員干部、54個小區87名物業人員217名業主委員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農村,全縣98名鄉鎮包村干部、224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420名村“兩委”干部、345名村民小組長帶頭包片區、包溝巷、包卡點、包重點監測對象,進一步劃分黨員“責任區”789個、設立黨員“先鋒崗”1159個、成立黨員“突擊隊”67個,推動黨員亮明身份、聯戶包人、輪崗值守,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在機關企事業單位,組織開展健康狀況排查、調整優化辦公方式、做好辦公區域和公共區域防疫、落實外出報備制度,引導黨員干部職工規范佩戴口罩,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扎實做好防疫工作。
建立管理制度,強化疫情防控激勵保障。吉縣將疫情防控工作與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深度融合,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農村(社區)網格治理工作,制定《吉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開展不間斷督察,深入掌握一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擔當作為、能打硬仗、表現突出、堪當重任的優秀干部。把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務活動等情況,納入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星級化、農村(社區)黨員積分制以及“星級文明戶”創建內容,對疫情防控工作中挺身而出、勇挑重擔的基層黨組織、黨員、住戶授予“紅星”,給予榮譽獎勵;對存在不敢擔當、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信謠傳謠、弄虛作假等問題的基層黨組織、黨員、住戶亮出“黃星”,及時督促整改。同時,及時總結宣傳基層一線疫情防控的好做法、好經驗,深入挖掘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進一步凝聚眾志成城、全力以赴的強大正能量,在全社會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鋒的濃厚氛圍。(竇晨丹)
“全體都有,行動!”
——吉縣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沖在抗疫第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是退伍老兵,哪里需要去哪里,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近日,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隊伍——吉縣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活躍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2021年,退役軍人、吉縣政協委員、吉縣退役軍人協會會長賈志聰,代表協會向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遞交了申請書,組建了吉縣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隊自成立之日起,積極主動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疫情防控排查、疫苗接種以及進出車輛人員的健康碼、行程卡、身份信息核查登記等工作。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而消殺工作又是疫情防控環節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吉縣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當仁不讓,主動承擔起全縣城區內21所學校的消殺工作,消殺面積達30萬平方米。
消殺工作在周末進行,時間緊、任務重,隊員們完成一所學校的消殺后,便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所學校,工作中總是大汗淋漓、渾身濕透。“第一次卸下消殺裝備后,肩膀超級酸疼,忙的時候也感覺不到,晚上一回家,倒在床上就秒睡。”隊員連剛強說出了自己的感受。一套消殺設備加滿水大概六七十斤重,他們身穿防護服,背著沉重的消毒液,手持迷霧槍,對校園的所有教室、辦公室、走廊、衛生間、操場等區域進行噴灑消毒,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讓師生們有更多的安全區域。“真是太及時了,為我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他們‘勇上一線、敢打頭陣、樂于奉獻’的軍人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吉縣三中校長張林杰說。
守一方凈土,護一方平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退役軍人的身影。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成立至今,在賈志聰的帶領下,已經發展到51名隊員,他們每天都堅守防疫一線,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退役軍人力量,用實際行動助力吉縣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閆海斌 車曉云)
扎根疫情防控一線 奉獻青春力量
——記吉縣柏山寺鄉西頭村村委會主任助理李妍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是吉縣柏山寺鄉西頭村村委會主任助理李妍君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是疫情防控宣傳員,也是疫情防控監督員,把敬業奉獻的工作態度帶到防疫一線,為戰勝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勇往直前,當無懼無畏的“逆行者”。面對疫情,李研君選擇逆向而行。從到工作單位起,她按照要求,與單位同事在路口設崗值班,對來往人員進行疫情監測。并非醫學專業,但她善學習,肯鉆研,積極參加相關培訓,帶頭參與核酸檢測演練,一遍遍熟悉流程、梳理要點。演練當天,早早來到演練場,布置現場、維持秩序,在同事們的通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309人的核酸采樣工作,為實施核酸檢測積累了經驗。
從嚴從細,當認真細致的“檢查員”。在具體工作中,她主要負責對外來人員登記報備、健康跟蹤等工作。白天她堅守崗位,晚上經常要實地走訪居家隔離人員。有時遇到不理解的被隔離人員,面對埋怨和牢騷,她一遍遍講解政策,認真做思想工作,盡心竭力爭取大家的支持和配合。柏山寺鄉有中石化企業,外來人員多,流動性強,為做好該項工作,她通過實地走訪、電話溝通反復核對相關信息,做到逐一登記,確保各項信息準確完善,保證不漏一人。
甘于奉獻,當銳意進取的“實干者”。為了切實落實崗位職責,她舍小家,顧大家,做到了聞令而動,聽令而行。春節期間,當別人都沉浸在過節的喜悅之中,她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根據摸排登記表格,一個個打電話了解情況,登記、核實相關信息。自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她累計走訪排查居民上千人次,發放相關宣傳資料2000余份,排查重點疫區來(返)人員400余人,引導進行核酸檢測60人次,居家隔離觀察52人,全鄉各個村都留下了她的腳印。同時,李妍君還負責全鄉的防疫信息統計和上報工作,任務重,工作量大,加班成了家常便飯,她卻毫無怨言,默默堅守。
作為基層一線的一名普通防疫工作人員,李妍君扎根鄉村,積極奉獻青春和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青年干部的責任和擔當。(劉成龍 李曉靜)

眼下,正是蘋果開花的季節,在吉縣吉昌鎮謝悉村姚德忠的蘋果園內,果農正在進行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閆海斌 劉志成 攝
圖片除署名外由吉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