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家莊是鄉寧縣的一個偏遠山村,它位于鄉寧縣西交口鄉西側。
從鄉寧縣到支家莊,沿路懸崖峭壁、60度陡直的盤山路段就有好幾處,路過時不禁讓人腿腳發軟。
支家莊村8個自然村一字排開,共7.5公里,溝渠兩側是陡峭的山坡,老百姓們利用這種山坡地形順勢挖出一孔孔土窯洞,全村700多口人長居于此。
2008年10月,張紅東被選聘為這里的村官并擔任支家莊村團委書記。當時,27歲的張紅東看著眼前這個村莊沒有一句怨言,而是暗下決心,一定要竭盡自己所能為百姓出力。
從此,支家莊多了一位靠自行車奔波于陡峭公路的村官。他利用幾個月的時間,跑遍8個自然村的各家各戶,用汗水澆灌著這里的每一寸土地。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 付基恒】
為了能盡快為百姓服務,張紅東用第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輛自行車。
“支家莊的路比較顛簸,坡也較陡,所有行程只能靠自行行?!睆埣t東無奈地說:“遇到特別難走的山路,就把自行車扛在肩上走。”由于不知道這8個自然村的面積,也不熟悉道路,張紅東經常是走錯路又返回來。
“赤石溝是支家莊一個偏遠自然村,那次去村民家了解情況時把我嚇壞了?!睆埣t東回憶說,他騎著自行車找了大半天沒找到,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又出發了。
然而,令張紅東沒想到的是,在過一個下坡路時,由于坡坡大、坡路長,越來越快的速度讓他感到害怕。在一個轉彎處,張紅東摔倒在地,頓時,血順著褲腿流了下來,他坐在地上休息了一會兒,自行車不敢再騎了,只好推著一瘸一拐走了下去。
“下了那個大坡,又過了一個小山,看到幾戶人家,我就趕緊問路。得知已經到了赤石溝時,我非常激動,終于找到了。”張紅東說,那時的心情真的無法用語言表達。
不到3個月的時間,張紅東靠著自行車翻山越嶺,走訪了8個自然村156戶552位老百姓。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白天深入到田間地頭幫助老百姓干農活;晚上盤坐在老百姓的黃土窯洞炕頭與老百姓拉家常……就這樣,張紅東拉近了與鄉親們的距離。(記者 田志華 楊亮)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