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鞭r村工作繁雜而瑣碎,群眾工作千頭萬緒。宅基地、計劃生育、低保戶等工作非常復雜。這個時候,如何保質保量干好工作呢?來自襄汾縣南辛店鄉崔村人崔丁酉用實際行動摸索出了一條路子,創建和諧文化協會,增強群眾凝聚力。
崔丁酉,1981年至今在賈罕衛生所工作。由于世代行醫,平生與人友好,樂善好施,深得群眾喜歡。崔丁酉數十年如一日,孝老愛親,助人為樂,七口之家,互敬互愛,和睦相待。通過身邊發生的一些鄰里小事,崔丁酉認為,和諧不是簡單一個詞,不僅需要醫者仁心的態度,更需要生活中的寬以待人。說干就干,2006年10月,他正式創辦了該縣第一個農村和諧文化協會。
談起成立和諧文化協會的初衷,崔丁酉娓娓道來:“有一次,該村兩戶人家相鄰菜地里遺留有爛白菜葉,兩家人互以為對方所為,從而當面賭氣,并發展到互相給對方地里扔,隨時有可能大戰一場。了解到事情原委后,我悄悄地把兩家地里的爛葉子全部撿走,后來,兩家都以為是對方背走了爛葉子,相逢一笑,從此和好。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農村要發展,首先必須講團結,構建和諧關系。”
協會成立后處理的第一件事是鄰里宅基地糾紛,因建房原因,兩家近鄰互不相讓,幾近反目。后來,村委會調解也不起作用。崔丁酉知道后,主動到兩家登門拜訪,擺事實,講道理,并自掏腰包,墊付1000多元,讓雙方互作讓步,當好鄰居,通過多次做雙方工作,終于平息了房基地風波。初戰告捷,崔丁酉信心更足了。
協會成立幾年來,崔丁酉一直倡導一切從愛出發,團結友愛,互敬互愛。積極為本村和東王村200多位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包括B超、心電圖、血壓等常規檢查,針灸理療患者從不收費。此外,每年春節前,他還慰問村里貧困老人,已累計投入近10萬元。組織書法家為群眾寫對聯,并送到各家各戶,出錢購置大小鼓七八個,十幾面鑼及獅子、大頭娃娃等,捐款20000多元,舉辦“和諧杯”書畫展等多項活動。(記者 魯劍)
【責任編輯: 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