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老年大學以學員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強化服務舉措,狠抓服務管理,細化服務環節,全方位提升服務水平,積極創建服務型老年大學,收到良好效果,學員滿意度不斷提高,教學規模不斷擴大,社會效益日益凸顯,走出了一條以學員為中心、以服務為核心、以發展為重心的特色之路。
在辦學實踐和教學管理中,我們圍繞課程設置、教師選任、教學過程、后勤保障、課外拓展五大板塊,做足服務大文章,做到了課程設置科學化、選任教師標準化、教學服務全程化、后勤保障制度化、成果展示常態化、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在校人數逐年攀升,注冊學員3500余人,開設專業23個,課程54門,68個班級,社會影響不斷增強。
一、深入調研掌握學員需求,科學設置專業課程吸引老年人報名入學。
老年大學究其本質來講,就是一個為老年人提供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的機構和平臺。能否科學合理地設置符合老年人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需求、興趣愛好的課程體系是老年大學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
為全面掌握老年學員的認知需求、興趣愛好,我們堅持每年開展一次大調查、大走訪,深入街道、社區、企業、農村、單位上門服務,通過采取發放問卷和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調查統計摸清了校內、外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方向,為科學合理增設專業課程和適時調整課程體系、改革課堂模式提供了準確詳實有力的數據支持和理論依據,增強了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了我校新增一個專業,報滿一個專業,成功一個專業,火爆一個專業,如今我校可以說一座難求、班班滿員或超員,真正實現了教育資源利用的最大化。例如,我校今年新增了太極、剪紙兩個專業,報名人數大大超乎我們的想像,達到班級容量的三倍到四倍,盡管我們采取了增班、擴容等多種措施,也遠遠無法滿足學員需求。
二、嚴把教師聘任關,著力打造一支素質高、服務好的教師隊伍。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而教師素質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提高,打造一支熱愛老年教育事業、精通業務、認真負責的優秀教師隊伍是保證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水平的關鍵所在。
圍繞選聘、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老年教育教師隊伍,學校嚴把教師聘任五條標準:一是熱愛、尊重老人,了解、熟悉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熱愛老年教育事業。二是精通教學業務且有一定專業成就。三是能根據老年學員特點和認知層次,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四是身體健康、能承擔教學工作任務且有充足的時間保證。五是責任心強、具有較強的組織活動的能力和創新意識。為進一步強化教師隊伍管理,學校制訂下發了《任課教師管理辦法》、《教師崗位職責》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明確要求任課教師必須認真按照學校制定的教學計劃備好課,開展好各項教學輔導活動,積極組織參與各類社會活動,根據自己的職責分工,將責任落實到決策、執行、監督的教學全過程中,努力提高學員的滿意度。學校堅持課內課外相結合、期中期末評估相結合、學員為主班主任為輔相結合的“三結合”評估機制,確保了教師隊伍的高標準建設,學員滿意度均保持在80%以上。
三、狠抓教學管理服務、全程提供熱情周到、高效便捷的服務。
教學管理服務水平的高低,服務質量的優劣是老年大學的生存之本、發展之基。只有不斷提升服務本領和服務水平,做到真心服務、細心服務、耐心服務,才能有視老年學員如親人的真摯感情,才能時刻掌握老年學員的思想動態、精神需求,才能贏得學員的信任和滿意,才能把工作做細做實,才能做到招進來、留得住、學得好、有進步。
緊緊圍繞“提升服務水平”這一核心,我校狠抓教學管理服務舉措,從報名之初到結業離校,全程提供熱情周到、高效便捷的服務。一是學員來校報名,我們設專人接待,負責了解掌握學員學習需求、身體狀況并進行專業推薦、課程安排、課時長短、收費標準、任課教師等相關情況的介紹,幫助學員報上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專業和班級。二是學員入班,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做課前培訓,指導幫助學員熟悉班級情況,規章制度、學習用品的準備等相關知識,同時舉行簡單的歡迎儀式。三是學習過程中,班主任全程跟蹤,建立聽課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學期至少聽課4節,同時采取定期、不定期的談話調查等方式,掌握教師的整體教學情況,發現教學中的疑點難點,存在的問題,了解學員的學習訴求和困難,積極協調任課教師及班委會,共同解決,確保學員學習有進步,思想更年輕,過的夠開心。四是結業離校前,班級組織畢業聯歡會,學校組織舉行結業典禮、校領導及學校工作人員參加并與學員合影留念。教學過程全方位的悉心服務,有效保障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很多學員通過在我校學習,專業知識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可謂是“走進學校是學員、走出學校是老師”成為家庭、社區、社會組織的輔導員、文藝骨干、社會主義傳統文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
四、健全后勤管理服務保障機制,實行后勤管理關口前置,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進行。
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事關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學員隊伍的穩定、學校的發展,而科學有效的后勤保障是教學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圍繞后勤管理,我校制訂實施了“后勤管理服務123工作法”即一個原則:服務教學工作為原則,兩個檢查:利用寒、暑假期兩次大規模、全方位的教學設施、教學儀器、教學用品、服務設施、設備、活動用品的全面檢查、維修、更換,同時以班主任為第一責任人,實行“周查月報制”即每周檢查、及時維護、月月匯報。三評議:學校把后勤管理服務內容作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通過每年兩次的教師、班長、學員代表座談會,對后勤管理服務進行評議打分,形成了學員一評、班長二評、任課教師三評的綜合評議制度。
同時,為進一步優化學習環境,學校給每個教室都配備了熱水壺、飲水機、電扇、空調、根據需要安裝了窗簾,建立了教師課間休息室、學員衣帽間、儲物柜、防護墊等一系列的人性化服務舉措,有效的提升了服務質量。
科學的管理服務制度,細心入微的人性化服務舉措,確保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建校八年來,我們從未因后勤因素耽誤一節課,影響一項活動,實現了教學資源利用的最大化,讓學員們在收獲知識的快樂之余,更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五、立足校內、校外兩塊陣地,積極組織各類活動,努力實現成果展示常態化、社會化。
積極開展各種教學成果展示、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是實現教學成果轉化、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擴大社會影響,促進學校發展的有效手段。
近年來,我校立足校內、校外兩大陣地,按照教學展示活動常態化,社會活動經常化的總思路,充分發揮學校金秋藝術團、書畫協會、攝影協會、合唱團、舞蹈隊等校內組織和班級作用,結合重大節日,開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積極搭建平臺,鼓勵他們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實現了教學成果展示常態化、社會化。
圍繞成果展示,服務社會,學校出臺了一系列的服務舉措:1.將每年的12月20日定為教學成果展示節,邀請市委主要領導和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參加,既檢驗了各班的教學水平,也極大地調動了學員的學習熱情,受到領導的充分肯定。2.積極聯系相關單位,搭建展示平臺,多次承擔組織了市委老干部專場文藝晚會,“愛我臨汾、樹我形象、建我家鄉”大型書畫展、慰問交警文藝演出,赴古縣“牡丹藝術節”演出、山西電視臺主辦的“春節聯歡晚會”等多場文藝演出。3.全力保障活動開展,提供交通補助,協調社區、居委會關系,為表演創造條件。
一系列的服務舉措,極大地調動了學員們的參與熱情,推動了課外活動有聲有色的開展,社會影響不斷加強,促進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學校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沐浴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已吹響,市老年大學將秉承培養“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康樂有為”的現代老人的教育理念,繼續強化服務舉措,狠抓服務管理,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積極創建服務型老年大學,為建設美麗、幸福、和諧的新臨汾做出更大貢獻。(作者系市老年大學校長)張北管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市婦聯為農村婦女拓寬就業渠道
下一篇: 山西省體育舞蹈公開賽在我市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