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培亮 劉廣亮)今年以來,古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轉型跨越領先發展這兩條主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精心組織新聞網絡宣傳,扎實推進“文明古縣”創建活動,切實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干部隊伍建設,為古縣“轉型跨越、領先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升黨員領導干部政治素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推廣省委中心組“六學六用”經驗,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縣鄉黨委中心組學習,深入農村、企業、學校、社區開展理論下基層和理論大眾化活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地宣講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走出去、請進來”的模式,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走出去”學習好的經驗和做法,同時邀請理論領域專家、學者進行理論宣講、專題講座,提升和豐富黨員領導干部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經常性地組織開展特色學習活動,如局長論壇、經典誦讀、讀書月、黨風廉政教育、十八大知識競賽、十八大主題論文等學習活動,通過“讀、寫、聽、說”提升黨員干部理論學習參與面和積極性。
把握輿論導向,著力強化輿論引導和對外宣傳能力。創新宣傳方式和手段,開展新聞宣傳三大戰役:一是以第六屆中國·古縣牡丹文化旅游節為平臺,鞏固“特色牡丹文化宣傳戰役”成果;二是以藺相如文化研究和開發為平臺,組織策劃“歷史名人文化宣傳戰役”;三是以創建“文明古縣”為重點,組織“展示古縣文明形象宣傳戰役”。
強化各項舉措,大力推進“文明古縣”創建活動。開展“道德講堂”活動。通過身邊人說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推崇身邊學得到的平民英雄,弘揚身邊看得見的凡人善舉,謳歌善行真情,弘揚人間正氣,樹立見賢思齊、擇善而從的風尚。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在全縣廣泛開展以文明縣城創建為龍頭的文明和諧創建活動,推動興起新一輪創建熱潮。以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文明戶、文明村鎮、農村文化廣場、農村集貿市場等的創建,推動環境改善、推動鄉風文明。
挖掘特色文化,扎實做好文化強縣各項工作。一是著力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積極推進縣圖書館總分館系統建設,在現有25個分館的基礎上,再建20個分館,確保全縣分館達到50%以上,以實現圖書館系統的自動化、網絡化、集成化為目標,更大范圍地滿足讀者需求。充分發揮縣鄉兩級文化事業單位的骨干作用,開展“送歡樂下基層”、“四進社區”等文化惠民活動,開展送書、送戲、送電影進村等文化下鄉活動,繼續推進“一村一月一場數字電影”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確保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成為全縣農村宣傳教育和農民業余文化生活的主陣地;二是深入實施文化精品戰略,鼓勵文化產品創作和生產,拿出優秀作品參加省、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召開全縣繁榮文藝創作座談會,建立文藝創作人才信息庫,適時舉辦文藝創作培訓班,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活動;三是整合古縣傳統文化、牡丹文化、相如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開展特色文化旅游活動,實現文化產業與會展、餐飲、商貿、娛樂等產業的集約式發展,提升古縣文化旅游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加強隊伍建設,努力建設高素質宣傳文化干部隊伍。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培訓宣傳干部工作力度,完善培訓學習、培養考核激勵工作機制,發揮理論骨干作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可靠、業務精通、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的宣傳文化干部隊伍,請進來與走出去并舉,著力培養一批宣傳思想文化專業人才。充實完善古縣文藝創作人才信息庫,集納各類優秀人才為我所用。開辟文化引才引智的“綠色通道”,鼓勵更多的文化人才以多種方式來我縣工作和創業。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霍州市舉辦“春風行動”引進實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