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繁多 真假難辨
家住市區生資巷的張紅麗想讓女兒利用假期時間補習數學和英語,在選擇培訓班上更是小心謹慎。“去年暑假就給女兒報了英語特訓班,說是北外的研究生授課。結果竟然連女兒輔導書上的題都不會解,不得不懷疑老師的真實學歷。”張紅麗苦惱地說,“現在的培訓班真是多如牛毛,個個說得天花亂墜,等交了錢才發現上課質量大打折扣。學習畢竟是件大事,就怕冒牌老師誤人子弟,可是不給孩子報班又不行,真是左右為難。”
培訓質量良莠不齊
選擇培訓需要理性
工商人員提醒家長和學生,在選擇培訓班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盡可能找一些辦學多年、信譽高的培訓機構;學員在報名前可要求培訓者出示有關證明或直接向教育部門咨詢,避免參加假冒偽劣的培訓班。
其次,仔細詢問有關培訓教師的情況和相關條件,國家規定培訓班應當擁有一定數量合格的專業教師,對于培訓機構廣告所稱的知名教師一定要聽口碑看效果,防止上當受騙。
再次,少數培訓班存在在學員報名時信誓旦旦,但最終卻開班不足甚至拖延不開班的情況。
學員務必在報名之前對培訓班的廣告承諾進行核實,保留好相關廣告資料,必要時可要要求其在費發票上注明,作為日后出現糾紛時維護自己權益的證據。
最后,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或培訓班的主管部門進行投訴。 (記者 成華 李靜)
來源:臨汾日報晚報版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