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嚴父”,經典的形象比如《紅樓夢》里的賈政,小孩子寶玉見了他,好像老鼠見了貓,能躲快躲,躲不過就要被教訓;做錯了事情要被打爛屁股。沒有溫情,只有嚴厲。與我們現代大多數為父親的狀況大相徑庭。總之,隨著社會的巨大變革和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這樣的嚴父慈母都做不成了。家長也得與時俱進,學習新情況,適應新變化,賦予嚴父慈母新的內涵。
做現代嚴父慈母的核心內涵,是對孩子的尊重與協商。孩子的成長,可以分為三個九年。第一個階段是0歲至9歲。這個時期父母要為孩子立規矩:建立生活的規矩、學習的規矩、與人交往的規矩。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與人相處懂禮貌、守道德的習慣。孩子違反了規矩父親可以打,但是打孩子是有講究的。以前家長都打孩子,你隨便打沒什么;現在家長都不打了,你若隨便打,孩子會覺得不公平,造成心理創傷。打孩子還要打手心不打屁股,要么說現在孩子金貴吶。父親要坐下來,平視著孩子的眼睛,一定是讓孩子說清楚事情、父親講清楚了道理才開打。讓孩子明白他應該被打的道理,對他的一生都意義重大。
第二個階段是10歲至18歲。這一階段是孩子學習獨立生活的時期。孩子開始性別發育,情緒十分的敏感;而且他們的成長需要認同現實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這一時期家庭、學校、社會對孩子的肯定和尊重,影響他一生的自信,也影響他一生的幸福。有一個這樣的案例:高二學生小王,17歲的大男孩,下午上體育課時不配合,被體育老師當眾打一耳光。放學前學校已與家長聯系,告訴父母發生的事情。小王回到家,聰明的媽媽首先關心地抱抱他,然后用溫和的語調說:“兒子,你受委屈了,老師不可以當同學面前打你耳光。”這種無條件的肯定和接納,讓小王內心的怒氣一下子順了。
媽媽邊弄飯邊耐心地聽小王陳述了事情發生的過程和細節,等于讓孩子理清了自己的頭緒。然后媽媽用信任的語氣與小王商量說:“事情已經這樣發生了,我們下一步該怎么辦呢?”在家里得到了理解和尊重的小王很有信心地說:“媽媽你別管了,我自己會處理的。”第二天放學回來,小王告訴媽媽:“我現在和體育老師是哥兒們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
第三個階段是19歲至27歲。這一時期父母要做的是尊重獨立和榜樣影響。孩子剛剛開始獨立,缺少經驗,也很脆弱。父母的尊重和支持十分重要。孩子的事情,他不想與你協商,父母就盡量少過問。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安全的家庭支撐,孩子才能有能量發揮自己巨大的潛力。尊重,說著容易做著難。就像對年事很高的父母,無論我們多么的舍不得,他們也會離開,那是生命的自然歷程,我們也會尊重的。對待成年的孩子也一樣,他們也有自己獨特而自然的命運,父母能自由做得就是用榜樣的力量來影響他。如果父母是健康快樂的,孩子怎么會不健康快樂呢?父親具有鋼性的溫和與母親充滿柔軟的理性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也是現代嚴父慈母的一種新內涵。 (心理咨詢師 和光)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冬季身體保健的五個“特區”
下一篇: “小天地杯”攝影賽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