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雖然已經寒氣襲人,但在該縣的重點項目工程一線,卻到處是旌旗招展、機聲隆隆,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工人正在對該縣重點工程的配套工程進行完善和掃尾工作。
總投資2個億、全長10公里的濱河路兩年工程半年竣工,創造了我市公路建設史上的“隰縣速度”;投資1000余萬元的新建路南段拓寬改造項目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投資4000萬元的污水處理廠工程已接近尾聲;百畝水上樂園、晉西革命紀念館、小西天景區已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龍泉廣場、堆金山森林公園、校舍安全工程等一批建設項目都爭時間、搶速度、快馬揚鞭實施……截至目前,今年實施60個重點項目工程已完成95%。1—11月,全縣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分別同比增長了13%、16.5%和27.9%。
做推動隰縣發展的功臣,不當貽誤隰縣發展的罪人。縣委、縣政府在財力十分匱乏、建設資金嚴重短缺的情況下,發揚右玉精神,把項目建設作為隰縣轉型跨越發展的活力源泉,確定了“366”發展戰略,即采取“項目崛起、綠色轉型、特色跨越”三大舉措,著力凸顯后發優勢,連續兩年開展“項目年”活動,總投資20多億元,每年實施60個重點項目,在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工業總量、打造新興產業、強化基礎建設、改善國計民生和確保安全穩定六個方面實現突破,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隰縣加快城鄉基礎條件的改善,在市政建設方面,總投資2個億、全長10公里的濱河東路全線貫通,濱河西路開工建設,該縣的城市框架由6.75平方公里擴展為12.4平方公里;新建路南段拓寬改造項目配套工程、小西天凈化及周邊配套工程、法院審判大廳、護林防火中心、汽修美容中心、投資15億元龍泉廣場和四星級賓館項目等一批城建工程順利啟動建設。與此同時,該縣千方百計籌措資金800余萬元,對縣城四條大街和主要巷道進行了重新鋪油,人行道全面硬化鋪裝,實現了硬化、亮化、凈化、美化。
在教育優先的原則指導下,調整優化了學校布局結構,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造農村中小學校舍危房,最大限度改善辦學條件。今年,投資2171萬元,新建城北中學;投資542萬元,新建城北小學;投資624萬元,擴建二中、三中等五所學校;新建了公立幼兒園。全縣辦學條件明顯改善。隰縣還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和全民健身運動,加大文化產業開發力度,投資120萬元,完成了三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投資2000多萬的圖書館和文化館正在建設中。同時,在醫療衛生事業上,完成了鄉鎮衛生院建設項目和婦幼保健院擴建項目,縣中醫院建設項目因而啟動建設。全縣參合農民達到近8萬人。
此外,在農業、工業、城市基礎設施方面建設,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讓農民享受到發展的成果,農民們無不拍手稱:“現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以后會更好的!”隰縣一批高強度、高質量的重點項目建設已經竣工,隰縣正在轉型跨越發展的道路上全速推進。正如一臺強勁的馬達,催生出建設新隰縣的陣陣熱潮,促使隰縣在轉型跨越發展道路上,書寫“彎道超車”的發展奇跡。
(記者 張瑩超)
來源:臨汾日報晚報版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