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華盛頓12月30日電 (記者 劉洪)2009年下半年,在首都華盛頓乃至整個美國,到處可以看到工人在整修道路。記者開車外出的時候,有時十幾分鐘的路程就能看到兩三個修路點:幾臺機器不緊不慢地工作著,工程兩端分別站著一兩個工人,指揮著來往的車輛……
美國建筑工人工作忙,要歸功于奧巴馬總統推出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修路工程特別多,用一些美國朋友的話說,是因為新建公路、機場、廠房都涉及設計和環境評估等多個方面,需要時間;而整修道路工程則不需要過多的“預熱”,可以迅速上馬,所以需要小修的道路中修,需要中修的道路大修,以便多雇些工人。
奧巴馬的苦心得到了部分回報。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長了2.2%。這是連續四個季度下降后的首次增長,也是美國經濟2007年年底步入衰退以來的最好表現。奧巴馬大舒一口氣,宣布美國經濟告別了年初的“自由落體下滑”,開始“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
在美國經濟出現轉機的同時,歐盟和日本經濟也開始走出困境。中國經濟更是一枝獨秀,第二季度增長7.9%,第三季度增幅更達到8.9%。談到中國經濟,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弗雷德·伯格斯滕認為,“中國經濟正帶領全球經濟復蘇”,這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向好發展,終于使世界經濟走出了“未知海域”。在不久前的一次演講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穆薩問聽眾:他當天特意穿了黑色西服、打了黑色領帶,為什么?“因為這是我出席葬禮的裝束,我今天這么穿就是為了出席世界經濟危機的葬禮,”他說。
不過,面對種種令人欣喜的復蘇跡象,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更多地表現出冷靜。在他那間掛滿中國山水畫的辦公室里,林毅夫曾對記者說,現在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由于當前危機已是實體經濟危機,在實體經濟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前,需要保持謹慎。
在美國,雖然經濟出現了復蘇跡象,但政府仍面臨巨大壓力,因為目前的失業率依然高達10%,是26年來的最高點。許多美國朋友都曾提到過這樣的說法:“如果你的鄰居失業了,那說明經濟出現下滑;如果你自己也失業了,那對不起,經濟已在危機中。”
記得去年馬塞諸薩州有一位婦女開槍自殺。因為欠債,她的房子即將被房貸公司收回。臨死前,她給房貸公司發傳真說道:“當你們收回我的房子時,我已死了。”她在給家人的遺囑中寫道:“用我的保險金來償還房屋貸款”。她的遭遇是失業者身處困境的典型反映。對于失業者來說,經濟危機還遠未過去。
盡管如此,但人們終究已經看到隧道盡頭的一抹亮色,有遠見的領導人已開始著眼長遠、布局未來。二十國集團就改革國際金融機構和改善國際金融體系達成了一致,世界經濟金融格局正在發生歷史性變革。在美國,奧巴馬正在打造“巖上之屋”,全面重整美國的經濟基礎,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就業;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正在進行,經濟可持續增長潛力正在釋放……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金融危機改變了世界,世界也在努力調整,以適應新的變化。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意味深長地說:“很有趣的一點是,即使當你在應對一場危機的時候,你實際也在為確定結構性改革的方向播下種子。”
【責任編輯: 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