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宣傳提高認識大寧縣是農業大縣,空氣新鮮無污染,人們對環保工作的認識不到位,從而忽視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針對這種情況,縣環保局采取得力措施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宣傳教育工作,一是召開了由生態環境破壞較大的磚廠、石材廠等企業負責人參加的生態環境保護座談會,在分析全縣環境保護現狀的同時,認真學習了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知識、政策文件,增強了企業負責人的生態環保意識。二是出動環保宣傳車深入鄉村進行宣傳,增強群眾對農村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形成全民關心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的良好氛圍。三是借助“6·5”世界環境保護日在縣城街道設立環保知識宣傳咨詢臺,現場發放宣傳資料,在縣電視臺開設專題節目和公路兩旁刷寫固定性標語等多種形式宣傳發動,真正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逐漸形成了保護環境、人人負責的環保理念,統一了大家的思想認識,為實現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同步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加強培訓提高素質該局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總抓手,堅持一、三、五班前一小時學習,一月一考試,一季度一排隊制度。兩年如一日雷打不動,使環保隊伍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同時,積極選派業務骨干參加省、市學習培訓,今年先后有21人次參加了省、市的監測監察培訓,有6人拿到了相應的資質;為提高辦公現代化水平,局領導積極爭取省、市資金30余萬元,對機關監測辦公樓進行了整修。配備了程序轉換機和15臺電腦,機關辦公基本實現了自動化;他們還精心編制了《大寧縣環境保護局規范化管理》資料匯編一書,從局機關職責分工、管理制度、辦事程序等進行規范,機關管理實現了正規化。
嚴格執法綜合整治在環境保護專項行動中,大寧環保局領導精心組織,在全縣深入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整治、重點行業突出環境問題整治、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專項整治、醫療廢水廢物專項整治、放射源專項整治、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拆除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沙廠1座。對7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廠,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規范了排污處置設施。對全縣排放醫療廢水、廢物單 位和放射源使用單位進行了重點監管,規范了醫療廢物、廢水處置制度和放射源管理制度。
對一家未批先建的企業進行了立案和處罰處理。為確保城市居民的飲用水安全,他們嚴格執行城區飲用水月監測報告制度,要求供水公司每月向環保局報告水質監測結果,并進行通報。據統計,今年以來,共接受群眾舉報32起,處理32起。特別是義亭河河水污染問題,他們在第一時間接到舉報后,立即派人現場取證,將污染水樣及時送至臨汾市環境監測站進行監測,并和吉縣環保局溝通,避免了一場水污染事故的發生。
一年來,他們通過加大執法力度,圓滿完成了排污費、監測費征收任務,同時,全縣二級以上天數達到了350天以上。為切實把好項目審批關。他們對新建、擴建和基礎設施項目堅持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不折不扣地執行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中堅持把關不設卡,開辟環保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全年共協助有關單位完成省批項目2個、市批項目3個、縣批項目23個。
文明創建碩果累累大寧環保局以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文明村為突破口,狠抓生態文明創建工作。
局領導班子多次深入各鄉鎮進行調研,走進農家院落、田間地頭,在農家炕頭上和基層群眾面對面、心貼心交流,共同探討創建環 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文明村的新思路、新方法,并指導積極性高、基礎條件好的鄉鎮投入到生態文明創建當中。目前已有兩個村被定為省級生態文明村,有一個鄉鎮被確定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全縣的文明創建活動取得了實效。
目前,環保局干部職工正在著手編制《大寧縣生態功能區劃》《大寧縣生態經濟區劃》,為完成《大寧縣生態縣建設規劃》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元旦臨近,在即將到來的2010年,他們確定了“抓住一條主線(緊緊抓住保護大寧環境、奉獻碧水藍天、創建宜居家園這條主線)、突出兩個重點(突出生態文明創建和工業企業環境監管這兩個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抓好省、市審批項目竣工驗收工作。二是抓好農村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三是抓好環保項目的申報工作)、實現四個目標(一是2級天數要達到360天以上。二是排污費征收要在2009年的基礎上翻二番,確保達到50萬元。三是爭取省、市環保補助資金要達到200萬元。四是積極爭取創建文明和諧單位,力爭年底達到市級文明和諧單位的驗收標準)的工作思路。我們相信,有堅強有力、務實創新的領導班子,有踏實苦干、爭先創優的干部職工,大寧環保局的工作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大寧縣的人們將會迎來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和諧富裕的新生活。(通訊員 侯耀強)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