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提升紅棗主導產業。在規模擴張上,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實現了由政府大包大攬向群眾自主發展的轉變。規劃經濟林面積1.8萬畝,已完成預整地工程4000多畝。同時,堅持栽管并重,成立經濟林科技管護服務隊,有效解決了管理滯后、管理粗放的問題,完成紅棗、核桃樹管護450余萬株。培育引進加工龍頭企業,積極延伸產業鏈條,目前已與漢波棗業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整合項目興建農業園區。今年按照集中區域、集中規劃、集中投入的思路,高標準打造芝河、桑壁河兩個農業園區,捆綁整合6大類涉農項目資金2227萬元進入園區。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任務,整理開發土地2060畝,新增水澆地1000余畝,修通田間路6.5公里。
多管齊下開發新興產業。堅持把旅游開發作為該縣帶動三產的龍頭來抓,加大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旅游文物資源保護,著力培育開發旅游產業。
目前,黃河蛇曲地質博物館一期工程的選址工作已經完成;文廟大成殿修復工程基本結束;趙家溝、前龍石腰毛澤東舊居修復工程和望海寺等文物景點修復工程全面啟動。 (田晉全 )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