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梁云云 張瑞強)陽春三月,生機勃發,隰州大地一場旨在推動玉露香梨產業在規模上再有大突破,在品質上再有大提升,在市場上再有大拓展,在效益上再有大提高,最終達到梨果富民這一目標的“梨果攻堅年”活動拉開了序幕。
近年來,隰縣縣委、縣政府堅持“梨果為基、多元發展”的總體思路,圍繞“一縣一業”主攻方向,把玉露香產業發展放在“三農”工作之首,在高接換優和新栽擴規上尋突破,玉露香梨總面積達到10萬畝,玉露香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第一產業。盡管去年該縣遭受凍災,但玉露香價格大幅提高,城南鄉果農田月明玉露香收入突破了百萬元大關,午城鎮陽德村果農張小平12畝玉露香賣了26萬元,還有一戶果農120余株玉露香收入了4萬元。
“主攻玉露香,如期達小康,到2020年全縣玉露香掛果面積達到20萬畝”。該縣縣委、縣政府經過廣泛調研、科學論證,提出了這一符合縣情民意、順應市場需求的奮斗目標,從2013年開始,堅持每年玉露香梨新栽2萬畝,高接換優2.5萬畝,到2020年,全縣玉露香掛果面積達到20萬畝,8萬農民年平均收入僅此一項將達到3萬元。
為做大做強玉露香梨主導產業,打造“中國第一梨”品牌,今年,隰縣將深入開展“梨果攻堅年”活動,在擴規、提質、增效上狠下工夫,大打一場玉露香梨發展攻堅戰。開展“梨果攻堅年”活動,將在“攻”字上下工夫、做文章,既要攻觀念陳舊之堅,又要攻無所作為之堅,還要攻利益固化之堅,更要攻體制機制之堅。要切實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的發揮政府作用,充分發揮果農的作用,三個輪子一起轉,三駕馬車同使勁。
攻玉露香梨規模之堅,重點解決規模不大的問題。規模小、不連片是制約玉露香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在現有基礎上擴大規模是當前推動玉露香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
今年該縣將新發展玉露香梨4萬畝,高接換優1萬畝,果樹大改形1.5萬畝,育苗400畝,2015年發展玉露香梨5萬畝,以后每年發展2萬畝,確保到2020年玉露香栽植面積達到30萬畝,掛果面積達到20萬畝。
攻梨果品質之堅,重點解決品質不優的問題。沒有精品就沒有商品,就沒有梨果富民。為此,該縣將繼續抓好“四配套”、“六環節”,不斷提升梨果生產的精品率。定戶、定園抓疏花定果,盛果期玉露香樹每畝產量達到2000公斤,每株產量達到50公斤,通過強化管理,玉露香極品果達到5%,精品果達到40%,商品果達到45%,實現果品品質大提升。同時,縣四套班子、鄉鎮黨政一把手、職能部門在七大塬面的梨果主產區建好梨果示范園。
攻高端市場之堅,重點解決果農銷售的后顧之憂和效益不高的問題。市場決定生產,只有占有高端市場才能形成高效產業。該縣將通過玉露香擴規模、梨果出精品,攻高端市場之堅,實現梨果產業效益和農民增收最大化。組織玉露香梨宣銷團隊,在全省、全國范圍內對該縣玉露香梨進行推廣宣傳,全力打造“隰縣玉露香中國品牌”。舉辦“第四屆隰縣玉露香梨花節”、“秋游采摘節”等宣傳活動,積極參加山西農展會、北京農展會、廣西東盟博覽會等各類農產品展銷會,不斷擴大玉露香梨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將這一區域特色產業精品打進高端市場,搶占高端份額,奪取高端效益,從而使梨果產業走上一條健康穩定永續發展的軌道。
攻林下經濟之堅,重點解決果農長遠利益與眼前收入的矛盾。該縣將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因地制宜原則,以鄉村為單位,大膽探索林下經濟新模式,有效解決高稈作物影響幼樹生長的矛盾。大力發展小蒜、瓜菜、土豆、中藥材等林下經濟,使果農長遠梨果有效益,眼前林下有收入。
攻土地流轉之堅,重點解決梨果產業由家庭分散經營、小打小鬧、各自為戰向經營大戶、生產能手、企業集團為主要經營模式過渡轉移的問題。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主體培育,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鼓勵承包土地經營權向新型經營主體流轉,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按照有關政策法規及時審核流轉合同的真實性、合法性,不斷規范市場行為,切實保障各方權益。構建農村土地流轉仲裁體系,搭建政策法律服務平臺,及時妥善化解各種矛盾,維護交易秩序,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隰縣特色的農村土地改革新路。
攻科技人才之堅,重點解決科技管理水平低,人才嚴重匱乏的問題。目前,該縣梨果產業科技人才整體力量薄弱,“土專家”青黃不接,“梨狀元”嚴重短缺,“田秀才”后繼乏人,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力量面臨嚴峻挑戰。攻科技之堅,刻不容緩、迫在眉睫。該縣將“走出去、請進來”,多渠道培養梨果生產管理技術人才選派10名鄉科級干部和技術人員到陜西洛川掛職學習;選派100名果農示范戶赴河北保定、甘肅寧晉等地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同山西農業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聘請10名農大畢業生來隰縣工作;從今年的高考畢業生中選派30名學生到山西農大學習果樹專業,畢業后長期從事梨果生產;對果農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技術培訓,培訓人數不少于1萬人。通過多種途徑和辦法,在全縣形成梨果產業老中青結構合理、梯次推進的人才結構,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梨果產業“生力軍”。
據悉,今年,隰縣縣政府將拿出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于梨果產業升級、提質增效的配套工程建設,確保全年果品產量達到2.億公斤,產值突破6億元,農民人均果品收入突破6000元。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