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人員正在調試無人機
臨汾新聞網訊 在景區,游客搭乘直升機翱翔云端,用全新視角領略自然之美;
在田間,新農人操控無人機噴灑農藥,用高科技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在山區,工人依靠無人機運輸材料,用空運方式加速山地工程進度;
…………
如今的平陽大地上,低空經濟發展勢頭越發強勁,應用場景不斷“上新”。日前,記者探訪了山西中煜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煜科技),該公司以“中煜智造綠翼爭鋒無人機全生態覆蓋項目”,榮獲2025年“創客中國”臨汾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
2021年成立的中煜科技曾是一家從事環境監測設備研發、制造、銷售的企業。2024年轉型后,成為一家專注于植保應用、吊裝運輸、應急救援等多場景應用的智能無人機回收再造企業。公司通過構建“回收-研發-再制造-再應用”的閉環商業模式,向市場推出各種價格實惠、功能多樣、應用場景靈活的“二手”無人機,在我市低空經濟領域開辟出一條新賽道。
“2024年4月,我們公司開始向低空經濟領域轉型。9月份成功進軍智能無人機再造應用領域。”中煜科技創始人李林杰說。
基于對低空經濟領域的持續關注,李林杰對低空經濟的理解,落腳于其“綜合性經濟形態”的本質——即以低空飛行活動為核心,輻射拉動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他認為,正是這種強大的融合拉動效應,構成了產業發展的真實驅動力,也是市場普遍看好其前景的根本原因。
“我們公司所從事的‘二手’無人機業務,目前在臨汾是唯一一家。”李林杰介紹,中煜科技自2024年9月成功轉型后,現已銷售“二手”無人機400余臺,銷售額達到3000余萬元。
走進中煜科技在“晉創谷·臨汾”設置的中試基地,只見整備區、工具區、精修區三個區域內,各式各樣的無人機零部件、維修設備等碼放整齊。“這里空間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型號的無人機都能修。”
“公司轉型之初,我曾想過‘造’無人機,但在大量的市場調研后,便打消了這一念頭。”李林杰介紹,無人機制造涵蓋無人機整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涉及動力系統、航電系統、任務載荷等關鍵技術,對于中煜科技來說,難度太大。
中煜科技的轉型始于2024年李林杰在深圳市參加第八屆世界無人機大會時的一次偶然。“在那次大會上的無人機展示環節,我看到山東迪諾利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二手’無人機解決方案后,立即認定這一行業適合我。”
2024年6月,李林杰回到臨汾后,便帶領公司原班人馬開始在全市范圍內回收“二手”無人機。隨后經過聘請專業人員增加維修、研發力量,拓展多樣應用場景、提升無人機性能等一系列措施后,“中煜科技”牌無人機走向臨汾市場。
“前幾天,中國人保財險汾西支公司在我們公司購買了一臺防火巡檢無人機。”李林杰介紹,該無人機是從植保無人機改裝而來,通過增加噴水系統,使其具有了滅火功能。
在李林杰看來,他們所經營的“二手”無人機的核心賣點在于質量有公司保障、應用場景可定制,且價格低廉三個方面。
近一年的經營,讓中煜科技在無人機回收、組裝、質量保障上積累了深厚經驗。
如今,中煜科技已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無人機應用場景的研發上。風力發電機風葉的除銹噴漆、光伏板的清洗、城市外立面(高空玻璃)的清洗、果園“迷霧”狀農藥的噴灑等都是他們正在研發的項目。
近一年的經營,也讓李林杰看到了市場對“二手”無人機的強烈需求。
“希望更多人能夠參與進來,形成集聚效應,共同推動‘二手’無人機產業高質量發展。”李林杰表示,下一步,他們公司將繼續深耕“二手”無人機領域,除了回收、售賣、維修等服務外,還將創新推出“二手”無人機設備評估翻新及租賃業務,同時開展飛手認證培訓、無人機維修培訓等業務,進一步完善我市“二手”無人機產業鏈,為我市高質量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記者 劉超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