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國際陸港科技創新園正在加快建設步伐。作為我市“一市兩園”重點布局的科技創新載體平臺,成立于2011年12月、位于侯馬市的陸港科技創新園,是我省轉型綜改試點園區之“科技創新園”。
陸港科技創新園里,陸港大道、熔鑄路、友誼路正如火如荼地建設,這些項目的實施為我市轉型綜改的步伐提供著一個個的“加速度”。
隨著山西轉型綜改試驗區總體方案的獲批,我省綜改試驗區建設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相關的優惠政策將陸續出臺,這為我市“一市兩園”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今年以來,全市上下以“產業轉型、生態修復、城鄉統籌、民生改善”四大任務為著力點,搶抓機遇,全力以赴,促進工業產業轉型。
作為我市轉型跨越發展先導區的山西國際陸港科技創新園,是我市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同時也是我市建設中西部物流大市的重要依托。園區建成后,將形成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集聚生產要素,促進加工貿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發展的陸港核心區。重點打造現代物流、現代制造、出口加工三大產業板塊,建設對外貿易集散中心、新興加工制造業中心和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力支持園區建設工作,將其與“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建設擺在同等重要位置,全力打造成輻射半徑300公里的中西部 地區物流集散中心、生產性物流配置中心和先進的制造業加工中心,成為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集新興產業、新型城市于一體的現代經濟體,實現“千億產值,百億利稅”的宏偉目標。
今年年初,起步區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的山西國際陸港科技創新園區,總體規劃和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預計今年年底,可完成園區用地布局、綠地面積、綜合交通、景觀風景、配套設施建設等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編修任務。對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所涉及的9個村莊、2845戶、10660口人,制訂出了拆遷補償方案和還遷設計方案,目前選址土地手續已經報批,設計圖紙也已拿出,正在征求各方意見,預計年底可開工建設。同時,已開工建設的園區陸港大道、熔鑄路、友誼路正在進行路面平整,到年底便可完成水穩層鋪設任務。
據了解,山西國際陸港科技創新園區先后與北京中核投中原投資有限公司、北京現代集團江蘇現代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和君集團和達開元投資有限公司就園區基本建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達成投資合作意向;與臺灣融伍國際投資集團、中國電傳動車國際控股集團、廣州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蘇邦汽車俱樂部有限公司、雙惠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就建設科技工業園項目、電傳動汽車項目、國際名車會展項目以及玻璃深加工項目進行了實質性洽談,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其中,年產180萬噸轉爐煉鋼項目、年產300萬噸煤焦項目已開工建設;國際名車俱樂部項目、玻璃深加工項目已辦理土地批復手續,年前可開工建設;方略保稅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已進入緊張有序的后期施工階段;投資1.5億元、建筑面積3560平方米的方略聯檢辦公大樓已進入整體裝修階段;40000平方米的倉庫建設正在地面鋪設;物流園區道路、站臺建設已經完工,部分已投入使用;供水、供電、通訊、排水等管網建設已全面竣工,到年底可完成全部建設任務……這一個個項目的建設必將改變我市發展格局,為經濟騰飛插上了一雙有力的翅膀。
目前,陸港科技創新園正在有序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區、科技創新孵化區和現代物流產業服務區三個功能區的建設。據了解,科技創新產業區已有新百佳 3D數碼電子、惠科液晶顯示器、新一格數碼等多個項目入駐;科技創新孵化區已吸引了中信機電、高新產業孵化中心等一大批高端服務業項目入駐;現代物流產業服務區已有中鐵集裝箱運輸、西安遠洋國際貨運等多家大型物流公司入駐發展,海爾、美的、波司登等大型企業也在這里設立了物流配送中心。
數字顯示,園區已入駐企業達61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0余家,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冶煉鑄造、食品制藥、新型材料、新型能源與節能環保五大主導產業集群,涌現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水平處于省內領先或國內領先水平的高科技企業。
為保證科技創新園建設順利推進,在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上進行創新,我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陸港園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山西國際園區有關管理工作試行辦法的通知》,明確由山西國際陸港園區管委會對科技創新園建設實行“七統一”管理,即:統一規劃管理、統一項目準入、統一用地審批、統一制定優惠政策、統一開展招商引介、統一建立融資平臺、統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健全了管委會內設機構,下設綜合管理處、招商引資處、規劃建設處、土地管理處、土地收儲中心、投資開發公司和侯馬、曲沃兩個陸港辦,具體負責科技創新園建設有關事宜。這些工作機制、辦法的創新,保證了科技創新園建設的順利進行。
(記者 卞志強)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