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市財政局堅持民生為先的原則,充分發揮財政“穩定器”的作用,整合各類資金,重點向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傾斜。
一是加大文化事業投入。圍繞文化強市目標,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1.3億元,支持市級博物館、圖書館建設;積極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統籌各類財政資金904.62萬元,支持市級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文化館、文化站等實現免費開放,加強普惠性文化建設,讓群眾更加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二是加大教育事業投入。按照學前教育協調發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普高教育內涵發展,職業教育大力發展的思路,在學前教育方面,投入資金5883萬元,新改擴建24所農村幼兒園;在義務教育方面,投入資金5.79億元,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支持全市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經濟困難家庭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造計劃;在普高教育方面,繼續實施普高學生資助計劃,完善高中階段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安排2665.22萬元國家助學金,幫扶普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投入資金3997.3萬元,用于支持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在職業教育方面,支持中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累計投入資金1.09億元。三是加大社會保障投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惠及全市337萬參保參合城鄉居民;設立新農合大病保險基金5000萬元,切實減輕農民看病負擔;投入資金5697萬元,確保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從40元提高到45元,促進公民享受免費公共衛生服務,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及時兌現城鎮低保對象保障標準,每人每月提高20元,農村低保對象保障標準每人每月提高40元政策,加大財政兜底線、補短板工作力度;投入資金1070萬元,積極落實全市39684名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保障殘疾人各項權益,提高殘疾人生活水平。(郭新民 李明 陳曄)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