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對于大寧縣政協一班人來說,卻是全面履行職能、發揮重要作用的三年;是團結社會各界、廣泛凝聚力量的三年;是不斷開拓進取、全力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的三年……這三年,他們嚴格按照大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林果富民”的發展戰略,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全縣發展大局,把推動科學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作為履行職能的首要任務,以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履行三項職能,發揮協調關系、聚集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為推動全縣轉型跨越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深入基層 調查研究
大寧縣政協常委會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重點,就事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積極開展調研活動。
三年來,他們圍繞全縣主導產業發展、水資源利用、電力運行、醫療衛生、青少年成長、餐飲食品安全等重要課題,組織開展了10次調研活動,形成專項調研報告10份,許多關于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關系民生的建議,納入了全縣的重點工程項目、重要辦理事項,取得了顯著實效。其中《關于全縣餐飲食品安全情況的調研報告》被市政協三屆八次常委會作為全市經驗交流材料;《關于山莊村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調研報告》,通過與有關部門協調解決了山莊村在主導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關于對全縣醫療衛生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為全縣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
發揮優勢 強基固本
近年來,大寧縣政協為豐富政協工作內容,增強政協工作活力,嚴格按照政協章程的有關規定,充分運用政協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監督評議等形式,進行了積極大膽地探索和實踐。
提案是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方式。縣政協常委會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質量、講求實效”的提案工作方針,三年來共征集各界別委員提案252件,立案228件,已全部辦復完畢,辦復率達100%,委員提案建議采納率達80%。確定重點提案10件,其中主席重點督辦提案6件,委員提案的辦理落實力度不斷加大,參政議政工作收到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縣政協常委會在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上突出了“四個強化”。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確定一名副主席專門抓、專委會具體抓、辦公室配合抓的辦法,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責任分解到人,量化考核到委員。二是強化業務培訓輔導。分批次、分階段、分界別專題培訓,并充分利用發放學習資料、集中培訓等多種形式穿插輔導。三是強化機制建設。健全完善了委員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考核辦法。四是強化與兄弟縣、市政協的聯系,交流經驗。三年來年共收到委員社情民意稿件173條(篇),整理上報64條(篇),其中一篇被《山西政協報》刊登。
在政風行風評議工作中,他們選拔推薦了部分政協委員擔任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政風行風監督員,先后參與了全縣二十多個單位的政風行風評議工作,提出了不少有見解的意見和建議,對改進部門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優化發展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他們積極開展系列幫扶活動,為民排憂解難。一是組織醫衛界委員開展了“下鄉義診”活動,為當地百姓義診5000余人次,免費發放醫療藥品價值8000余元;二是利用重要節日,組織政協機關干部帶上慰問金、白面、食用油等,開展訪貧問寒、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深入到貧困山村,對貧困戶、退伍老軍人、縣政協歷屆退下來的老同志等,進行了走訪慰問,表達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三是開展包聯活動,解決實際問題。多次組織政協機關干部深入山莊村,與困難群眾結成“一幫一”的幫扶對子,幫助解決了一些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受到群眾的歡迎。
內強素質 外樹形象
大寧縣政協常委會堅持把加強學習規范管理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擺在突出位置,堅持在發展中健全、在開拓中創新,不斷提升委員的整體素質,為有效履職提供堅實保障。
他們適時利用中心組、常委會、座談會、培訓會、學習實踐活動、機關學習等形式,經常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常委會組成人員、全體委員、機關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中央、省、市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學習貫徹市委、縣委全會精神等,提高了大家的理論素養,增強了履職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年來,大寧縣政協常委會帶領全體政協委員不辱使命,積極配合縣委、縣政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樹立了基層政協的良好形象。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