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仕斌 柴衛東)近日,侯馬市連續4天組織全市副科級以上干部、相關職能部門人員、村(社區)負責人近千余人赴長治市參觀學習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的經驗,如此大規模組織人員外出參觀學習是該市從未有過的?;貋砗?,該市市委、市政府又及時召開大會,對其經驗進行總結和交流,對下一步的“創建”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從而把“四城聯創”工作推向了高潮。
多年來,侯馬市注重抓好城市環境治理、美化、亮化、硬化等工作,市委、市政府領導換了一屆又一屆,但打造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美麗城市的信心和決心始終堅定不移。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侯馬市先后榮獲全國生態示范區、中國綠色名市、全國生態文明城市,山西省首家縣級環保模范城市、山西省文明和諧城市、山西省綜合性宜居城等榮譽稱號,連續10余年被評為山西省衛生城市,連續5年蟬聯山西省“藍天碧水”工程優秀縣市稱號。
去年,新任侯馬市委書記李朝旗到任后又接過了“治理環境,美化、亮化、綠化”,使城市提檔升級的接力棒。他認為作為內陸城市,經濟要發展、項目要落地,必須有一個優美城市環境做支撐,一個城市環境越好,文明程度越高,城市形象越佳,才能凝聚人心、聚集人氣,形成招商引資、加快發展的洼地效應。為此,在年初召開的侯馬市委十屆四次全會上,確立了全面建設富裕、秀美、文明侯馬,用3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四城聯創”目標,全面建成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環保模范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使城市環境更為整潔、自然,生態、管理更為精細,社會更為和諧,打造城市成為山西最宜居、最秀美、最文明、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最高的城市。
為了使“四城聯創”工作扎扎實實開展,不走過程,確實見到成效,侯馬市對四套班子進行了分工,與相關部門負責人簽訂了責任書,明確任務,強化措施,倒排日期,做到層層有壓力、人人頭上有指標,經過近6個月的努力,從而使創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大力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重點整治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的環境衛生和村容村貌,做到無亂扔亂倒、無亂貼亂畫、無亂停亂放、無亂堆亂擺、無亂搭亂建。同時,對市區采取拆除、改造、新建等方式建設87座公廁;對城中村旱廁進行沖水式或無害化改造,如今改造率已達80%以上。對各商業街巷、農貿市場進行集中整治,做到經營攤點布局合理規范,兩側建筑整潔美觀。同時,加強垃圾收集站、轉運站和處理場環衛設施建設,做到垃圾不露天、不落地,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達100%。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完成汾河兩岸3萬畝堤防護林帶農田林網改造任務,進一步加大了新田路、市府路、北外環路、高速路引道的綠化和美化力度,對新建小區和單位庭院嚴格按照綠地率不低于35%的標準植樹增綠。同時,高標準建設游園、綠地及防護林。目前,長10余華里、縱貫侯馬南北的澮河濕地公園建設正在積極推進中。初步實現了人在樹中、村在林中、城在綠中的秀美侯馬目標。
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對全市13家工業企業的14項工程減排改造,目前已完成12項,有兩項正在緊張實施中。淘汰落后產能,關閉鑄造企業1家,磚廠2家,水泥生產企業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磨機3套。投資120余萬元建成了集監測、監控、監視三位一體的在線監控平臺,對全市所有工業企業的排污和污染情況進行24小時監控。同時,對全市450輛出租車實行了油改氣改造,對市區85輛公交車、城郊78輛城際公交車改造使用雙燃料,大大減少了煙塵的排放,改善了大氣環境。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在政務大廳、公交、出租、交警、銀行等全市22個窗口單位,開展“文明服務”活動,確保達到“優美服務環境、優質服務效率、優良服務程序”。市文明辦還不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檢查和評比,對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差的通報批評,并寫出檢查。同時,侯馬市還在電視臺、報紙等媒體開辟專欄,對全市行人闖紅燈、橫穿馬路,隨地吐痰,亂扔紙屑等行為進行曝光,使市民的文明意識不斷增強。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