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家住蒲縣縣城的小胡每天都會一大早起來,穿好運動服后便迫不及待地登翠屏山進行晨練。沿路上,蒲伊廣場已經聚起了晨練的人群,有的做健身操、有的打羽毛球、有的踢毽子,有的練太極……在晨練人群的映襯下整個城市變得生機勃勃。“天更藍了、水更綠了、山更青了,早上出門鍛煉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家心情也都越來越舒暢了。”小胡邁著健步高興地說。這僅僅是蒲縣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蒲縣縣委、縣政府以創建“省級環保模范城”、“省級園林城”為抓手,縱深推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全力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實施舊城改造、新城開發、環城建設24項重點工程,一個宜居宜業的生態蒲縣煥發出更大的發展活力。
踐行山青、水碧、天藍的城市生態文明理念
讓青山、碧水、藍天成為最大的財富,這是蒲縣建設城市生態文明實踐過程中最多的一句話。登上依城而立的翠屏山山頂,縣城全貌盡收眼底,如果把過去的蒲縣縣城比作一張黑白照片,你會發現現在的縣城是五彩斑斕的。
建設“綠色基礎設施”是蒲縣縣委、縣政府長期堅持的執政理念。今年,該縣緊抓全省實施呂梁山生態脆弱區植樹造林工程的機遇,采取“規模造林,連片治理”模式,栽大樹、大栽樹,一次成林、徹底綠化,打造近似自然、層次分明的生態屏障,讓綠色染遍蒲縣的秀美山川。同時,規劃實施北山森林公園二期、翠屏山森林公園二期及單位庭院和住宅小區綠化工程,打造“綠樹圍城、城中透綠”的生態景觀。
位于昕水河畔的蒲縣因水而生、因煤而興。水是城市生態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為此,該縣下定決心實施百里昕水河生態修復工程,全面鋪開東川河流域生態修復二期和北川河、南川河流域生態修復三大流域生態治理工程。在城區規劃實施河道蓄水二期工程,分段建壩蓄水,打造碧水長廊,一條綠色水景“彩帶”正逐步展現在世人面前。
空氣污染和水體污染是影響環境的兩大“殺手”,該縣把生態經濟作為基本發展理念,以鐵的決心推進“藍天”工程,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三同時”制度,嚴把新建項目審批關,嚴防高耗能、高污染項目趁產業轉移之機進入蒲縣。在治理城市功能性污染方面,大力推進天然氣工程,推廣箱式運輸和封閉施工,減少煤灰拋灑和二次揚塵。全面升級改造煤礦、洗煤、焦化、鑄造、建材、電力企業排污系統,努力打造綠樹、碧水、藍天的生態之城。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