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經開始了一個月,孩子們的暑期生活也漸入佳境。培訓班報名火熱、電子產品熱銷、KTV電影院成了學生專場……“暑假經濟”也隨著氣溫的升高日趨火爆。應了“孩子的錢最好賺”這句老話,商家們紛紛緊盯這一“經濟增長點”,使出渾身解數,推出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
學習投入不能少
從課堂上漫天飛舞的“海淀、黃岡模擬試卷”到暑期請老師單獨輔導,從為孩子每天改善伙食增加的投入,到給孩子吃補品的費用,哪一樣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盡管是這樣,絕大多數家長還是表示只要是為了孩子讀書花錢,再多也不冤。“一般都是兩三個學生一組,在暑期每天輔導至少兩個小時,收費是50塊錢一小時,大多數都是輔導數學,也有補其他的。”一位在校學生告訴記者,他曾多次在暑期時請過家教單獨輔導。按照這位同學說的,每天接受輔導兩小時,按每次50元計算,僅暑假輔導一項花費就要在2000元以上,這對普通工薪家庭來說的確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旅游市場生意旺
“這個暑假帶孩子去哪里玩了?”這是最近家長之間最流行的話題。長達兩個月的暑假一直是學生旅游的黃金時段。假期已過一半,學生出游大軍已經成為點燃旅游市場的“一把火”。在全家出行的“親子游”、參觀名牌大學的“勵志游”、畢業旅行等主要旅游形式中,都活躍著學生的身影。據市區一家旅行社負責人介紹,大部分7月出發的旅行線路6月就已經爆滿,夏季廣受歡迎的海邊度假旅游項目,報名人數同比也有所增長,其中大部分都是學生和家長。今年參加完高考的蘇悅冉已經被一所理想的大學錄取:“這個假期爸媽都很高興,媽媽還特地請年假陪我出去放松一下。”她告訴記者,前些天她和媽媽先去了青島海邊度假,然后直接飛往北京看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
電子產品受青睞
進入暑期,市區電子產品銷售情況持續升溫。據了解,每到暑期,學生族都是主要消費群體,商家們瞄準這一商機推出各類促銷活動,也由此帶熱了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熱銷。相關統計顯示,進入7月以來,家電賣場的學生客流明顯增加,多集中在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數碼相機等產品的銷量都有所上升。在市區某電子產品賣場,隨處可見選購電腦、手機、相機的學生。市區平陽廣場一手機賣場銷售人員介紹,每年暑期都是數碼產品銷售的高峰,客流量與平常相比往往會增加五成左右,日營業額也有20%以上的增長。增加的客戶,絕大多數是剛結束中考高考的學生。家長們用這些物品,犒勞苦學已久的孩子。
餐飲娛樂少不了
記者近日調查了解到,放暑假后一些孩子都得到了一筆可觀的零用錢,為此不少學生紛紛相約走進餐廳、影院、KTV,聯絡感情、放松身心。特別是一向清淡的KTV下午場更是因為學生的放假而紅火了。餐飲行當的生意也不錯,特別是冷飲店、快餐店和一些平價的小餐館里常能見到學生之間AA制聚餐的場面。8月2日晚,記者在市區解放路一家餐飲店看到一桌正在聚餐的學生,據了解他們都是今年參加完高考的學生,已經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十幾個學生一起約好先吃飯后去看電影,而所有的費用都采取AA制。“幾個要好的同學都已經確定了要上的大學,大家幾乎都不在一座城市,以后見面的機會就少了,所以這個假期聚會、聚餐就比較多一些。”已經被山西財經大學錄取的小魯最近已經為同學間的聯絡感情花費近2000元。
家長們算筆賬
在暑假已經過去一半的時間里,記者就學生的“暑期消費”進行了一個調查,發現花銷重點都集中在吃、喝、玩、樂、學等方面,其中不乏很多家長喜歡“分散投資”,耗費了不少人力和財力。
魏女士是一家事業單位的員工,丈夫是一名金融系統工作者。他們的兒子剛剛從小學畢業即將升入初中。魏女士向記者透露了放暑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她為兒子支出的各項費用,跆拳道班、游泳班,這些都是暑假班,費用共計1800元左右,北戴河旅行5天,花費4000元左右,其余的包括孩子買衣服、書籍、學習用品和零花錢共計2000元左右。“不算不知道,細算下來自己都覺得有些太夸張了,幾個月的工資就這么沒了。”魏女士坦言,在帶兒子消費的過程當中只想著盡力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并沒有考慮到費用問題,事后算賬發現,有些消費還是可以節省的。 景文婷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