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蘇學文日記
誠信立“崗”立正“人”字
人們說誠信立業,蘇學文卻把它演繹成了誠信立“崗”,因為在他的崗位上流傳著許多誠信的故事。在這里他也成了農行的誠信品牌……
有天一大早,從門外進來一個40多歲的客戶,手里拿了半袋子錢要求存款,蘇學文熱情接待了他。當儲戶打開袋子時,蘇學文發現里面的錢有紙幣、有硬幣、有殘幣,更有小到一角的紙幣和硬幣。客戶把錢遞給蘇學文時,臉上流露出復雜的神情。
原來,該客戶是賣調料小商販,平日里做生意收到的大多為零錢。蘇學文熱情地接待了他,并經過分類、挑揀、清點,最后將該客戶的100932元現金存入。當他擦去臉上的汗珠,把存單遞給客戶時,時間已過去了2小時16分鐘。客戶走時,蘇學文微笑著告訴客戶,以后有什么需要就來找他。這讓客戶很是感動。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袁姓客戶從此成了農行侯馬市支行的常客,到目前,他在該行的存款達到幾十萬元。
還有一次,一個在新港服裝城批發服務裝的韓姓客戶,來到農行侯馬市支行蘇學文的柜臺要求辦理5萬元存款業務。因為這是他當天的營業款,所以票面有大有小。柜員蘇學文接過一捆捆現金認真清點后,發現金額與儲戶要求所存的數目不符。便把錢遞給儲戶清點復核。但儲戶堅信錢不會有錯,加之票面大小不一,清點麻煩,儲戶不予復核。蘇學文這時微笑著對這個儲戶說:“您好,現款比您所要存款數目多出整整八千元,按照制度規定把這長余部分退還您本人。如需轉存,我還可為您辦理”。這個儲戶聽后簡直不敢相信。為了感謝退長款的工作人員,他拿出200元錢以表謝意,蘇學文婉言謝絕,并真誠地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在他擔任柜員期間,退長款小到幾角,大到上萬,也不知有過多少次,但他憑借誠字樹立起了農行高大品牌。
細微服務樹形象
擔任客戶經理后的蘇學文更是把服務的內涵闡釋得淋漓盡致。他細心研討的“零”服務模式,不僅得到客戶贊譽,同時也成為其他客戶經理效仿的“規則”。即:零風險——用客戶經理特有的角色,為客戶取款、存款、轉賬實現零風險;零缺陷——用自己熟練的技能,周到的服務,摯誠的品位,高尚的情操,讓客戶感到農行的各種服務無挑剔、零缺陷;零距離——通過自己與客戶的心與心溝通、心與心交流,實現二者之間的心理零距離。同時,他又根據客戶年齡的不同,創新推出了“三層次”年齡服務法。即:對老年人體現親情,進行向導式服務;對中年人體現溫情,進行便捷式服務;對年輕人體現熱情,進行“一站式”服務。
每一次有老年人進出農行的營業廳時,蘇學文都會扶上一把,這個看似微小的細節,溫暖著客戶的心,同樣也樹起了農行服務的形象。
一次,蘇學文偶然得知一個商戶打算在侯馬開發區開辦一家公司,他立即在第一時間上門服務,從該客商開列報資賬戶辦起,事無巨細,幫助客戶在工商、稅務等多個部門聯系辦好各項復雜手續,這種“保姆式”服務,最終得到客戶的信任,也取得了感恩的回報。
還有一個外地大客戶,每天都要來營業廳打款20萬元以上,看到這種情況,蘇學文出于對客戶的安全考慮,建議該客戶就在該營業廳開戶,到100余萬元時再取現,這樣就大大方便了客戶。該客戶逢人便說:“我們沒有想到,農行為我們想到了。錢存到你們這里我們放心。”至今,該客戶的留存還一直保持在100多萬元。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在工作中,蘇學文用真誠與奉獻、執著與追求,用心用力“淘”泥“漉”沙,為農行形象添“金”增“光”。明天的太陽依舊燦爛,蘇學文也依然無怨無悔,永恒地去守護那金子般的“明星”榮譽……
【責任編輯: 高卓然】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