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4月22日下午,5歲的桃桃(化名)只不過睡了一個午覺,就擺脫了肚子疼的困擾。原來,市婦幼保健院兒三科和麻醉科的叔叔阿姨采用靜脈復合麻醉的方式,使桃桃在無痛狀態下接受了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僅歷時30分鐘就“鏡”到病除,完整保留了闌尾及其功能。
“連續兩個月,孩子反復發燒并伴有肚子疼,每次一吃抗生素藥就好了。但是,這次癥狀不僅沒能緩解,反而愈演愈烈……”一天前,家長帶著桃桃焦急地從周邊縣趕來市婦幼保健院兒三科。只見,桃桃被病痛折磨得無精打采,總是用手捂著肚子,連連喊痛。
科室主任聶瑩對桃桃進行細致查體,發現其右下腹部按壓疼痛,血常規檢查顯示血象升高,經腹部彩超提示闌尾明顯腫大,遂建議實施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對此,家長有些擔憂:“是不是要開刀,孩子是不是要全麻,多久才能康復?”
“這是一種先進的診療技術,不開刀、創傷小、恢復快,既避免了外科術后的切口疼痛,又保留了闌尾及其功能。”聶瑩向家長解釋道,“我們開展這一技術后,已使諸多兒童受益。同時,通過不斷摸索,制定了一套適用于10周歲以下患兒的麻醉方法、流程和用藥規范,無需插管、舒適感強、蘇醒快且副作用小。”
無需開刀,在“夢”中就能解除病痛,家長頓時打消了顧慮。經過充分評估和準備,桃桃被推進了手術室,由麻醉科先行實施靜脈復合麻醉,并全程保駕護航。聶瑩將結腸鏡順利推到回腸末端,清晰可見桃桃的闌尾內口被糞便堵塞,無法排出,這便是造成桃桃發熱反復不退、右下腹部持續壓痛的“罪魁禍首”,隨即從闌尾腔內沖洗出大小不一的糞石,直至清理完全。
“媽媽,我睡醒了,肚子不疼了……”術后,桃桃即刻清醒,渾然不知剛剛發生了什么。治療效果立竿見影,不適癥狀迎刃而解。看到桃桃露出久違的笑容,家長如釋重負,在場的醫護人員都倍感欣慰。
“我們調整了低年齡段兒童的麻醉方式,使患兒在診療過程中無痛苦、更安全、更舒適。10周歲以上兒童配合度相對較高,無需麻醉,在門診就可進行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聶瑩提到,幾天前,一名16周歲女孩因右下腹部反復疼痛從周邊縣前來就診。由于正處于高三沖刺階段,女孩強忍著病痛在當地醫院進行了10天的保守治療,但是病情持續加劇,疼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連路都無法走。
“女孩闌尾腔內有大量糞渣,需及時沖洗、清理完全,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女孩在門診接受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后,癥狀明顯緩解,當即就能下地、回家。”聶瑩說,“通過電話隨訪得知,女孩已恢復正常飲食,重新投入緊張的學習中。”
許多人以為,闌尾是可有可無的器官,當它出現問題后便一“切”了之。殊不知,闌尾周圍有豐富的淋巴組織,可以促進身體的免疫功能,是人體的免疫器官。
聶瑩以此提醒家長們:“我們自去年8月開展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以來,已成功治愈了50余例患兒,其中年齡最小的18個月,年齡最大的16周歲,預后效果良好,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闌尾對于免疫力相對低下的兒童是不可缺少的,當孩子出現惡心嘔吐、右下腹疼痛、反復發燒、精神萎靡等癥狀時,一定要及時求醫,明確診斷。”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