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就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過程。有人說,創新就是要讓自己的想法打上新的印記,沖破原有的傳統,并要有所成就。
我們創新,就是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改變事物。我們身邊的事物本來是獨立存在的,并不會給我們帶來益處。我們去創新就是把原本對我們毫無作用的事物變成可用的資源,為我所用。我們用這些資源不斷改造自身環境,也改善自己的成長模式。通過創新,模糊的事物變得清晰,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凌亂的事物變得和諧。有人說,我并沒有創新依然有美好的生活,便捷的生活方式和簡單高效的工作模式。殊不知這些條件的建立也是前輩人努力創新的結果。
創新,在歲月的輪回中,其形式發生了多種變化,然而,其原意并未發生實質的改變。創新首先要更新我們原有的思維模式,并利用這種模式創造出有形或者無形的東西,最后也是最關鍵的是改變,改變自己或者改變世界。若是一種想法或者思維,由于主體的怯懦或者懶惰導致無法實施,便是一種失敗的創新。阿里巴巴CEO馬云在其演講中經常這樣說“我們很多人,往往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边@樣的例子,便是失敗創新的典范。
我是一名中國銀行的工作人員,對于中行人來說,創新,又有了其新的深層含義,你需要在規章制度和法律紅線的范圍內創新,創新的思維可以盡情馳騁,但不可打破界限。比如做宣傳工作,想推陳出新,但是又不能忘記做好保密工作,并且控制好成本,掌握好營銷宣傳的度。這樣說來,創新似乎又會有困難。然而,創新卻是蘊含著很大的力量,一旦成功,便會成為一種有利的模式,加快工作的進展。這種模式不僅自身用起來省心省力,也可以發揮好團隊優勢促進整個團隊的協作發展,又可以作為后來人工作的指引,節省其工作時間,提高效率,并且創新后的工作模式和思維方法又成為了后來人創新的基礎。正因為如此,創新的良性循環模式成為了我們創新的動力和源泉,并把它作為一種力量,克服前進路上的種種障礙。
中行之所以能成就百年基業,靠的是無數仁人志士的艱苦努力和執著創新。越是在艱苦的時候越是要用頑強的頭腦去想問題,想方法,思考發展的路、前行的路。21世紀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世紀,我們更需要創新,用新的思維和方法去攻堅、去成就另一個輝煌。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到底誰在娛樂誰
下一篇: 農村“天價”娶妻僅靠說教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