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北考察,再訪西柏坡時說: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主席說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是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他還強調說:從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正在征程中。考試’仍在繼續,所有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正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呢?筆者認為,從現實來說,實踐告訴我們:
其一,首要就是嚴格執行中央的“八項規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堅持“兩個務必”,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樣,才能真正去掉那些不良的作風,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關系,鞏固執政地位,跳出“其興也勃然,其亡也忽然”的歷史周期率。
其二,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積極響應中央的號召,自覺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只有敢于亮丑、敢于動手術,不諱疾忌醫,才能真正治好病,成為一個密切聯系群眾、忠于黨的事業、備受人民擁護和愛戴的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其三,不論處在什么情況下,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銘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時刻把黨的事業、人民的重托記在心上,拋棄一切私心雜念,恪盡職守,全身心地帶領人民奔小康,應該由衷地認識到:只有全身心地把精力和智力投入到社會主義各項建設事業上去,不斷地為人民謀福祉,讓人民過上更加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才能不辱使命。
其四,心懷豁達,顧大局,識大體,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榮辱觀。要真正從主觀上意識到,黨的利益、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利益。廉潔奉公,勤勞儉樸,為民造福是最大的德行、光榮和幸福;反之,貪污受賄,生活奢侈,損國害民是最大的缺德、恥辱和不幸。只有這樣,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不畏艱、不迷航,矢志不渝地勇往直前,才能成就大事業,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考試”出優異的答卷。
(張同廷)
責任編輯:邱睿
上一篇: 街頭廣告見縫插針妨礙交通
下一篇: 探秘洪洞藥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