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北新聞網近日消息:8月31日凌晨,一名沈陽病人在其治療的醫院內上吊自殺。其家屬稱,監控錄像顯示,值班醫生兩次在距離事發地不到兩米的地方打卡,并回頭看吊在門框上的病人后沒有任何舉動就離開。警方已經調取醫院的監控錄像,那名多次打卡的值班醫生也被警方帶走,接受調查。
古人云:醫乃仁術。此刻我們已經沒有必要再討論事發當時的情形了,攝像頭的真實還原,只能讓我們更為逝去的生命嘆息、為冷漠的旁觀者憤怒。記者想起了不久前同事講起她親身經歷的一件事:她的孩子因扁桃體發炎在市區一家大醫院就診輸液。第一天下午她兩點鐘帶著年幼的孩子去輸液,在診療室等了兩個多小時才扎上液體;第二天,因為孩子午睡叫不醒,她晚去了一個多小時,才下午4點左右的時間,結果就被護士告知“今天輸不上液了”。同事挺納悶:這醫院幾點下班呀……”按捺住心頭的不解,想想藥都已經提前開好了,再說孩子這剛好點,一停藥,晚上再發燒怎么辦?為了孩子,同事央求了幾次護士,結果是,不管你怎樣,今天就是不給你輸液。最后無奈之下,同事只得拿著藥跑到外邊的診所去輸液了。這還是正規醫院,這醫生的醫德哪去了?這要是急診病人,還不要了命……”那個下午,當聽同事講起這件事,大伙兒個個搖頭嘆息。
我們知道,作為從業人員,任何一個職業都有基本的職業道德標準。對于醫生來說,尊重患者是醫生的基本職業道德。我們并不奢望醫生“把病人當親人”,但是,如果一名醫生連“把病人當病人”都做不到,那就真的不稱職了。從古至今,在人們眼里,醫生是一個神圣而崇高的職業??v觀歷代蒼生大醫,無不是胸懷悲天憫人之心、身藏普濟眾生之技者。作為一位醫生,如果僅有高超的醫術,而無高尚的醫德,那只會玷污“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不斷被人們提上議事日程,做良心企業、做良心食品成為食品行業呼喚質量安全的道德底線。其實,醫生這個職業,也是一個良心職業。對于患者來說,醫生的每一個診斷、每一次手術,都是性命攸關的大事。正因如此,醫生必須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精神,悉心對待每一位患者,對每一個生命負責。
做一個有責任、有良心的醫生,這既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醫生這個崇高職業的尊重。(曉琳)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理財要有平常心
下一篇: 智障人服刑是法治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