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聽一友人感嘆:連續赴了幾個“升學宴”,又囊中空空了,升學宴”,惱人宴,實在討人厭!進入8月,隨著高考招生工作的展開,不少高考學子已陸續收到高校錄取通知書,特別是臨近開學,家長們為慶祝自家孩子考上大學紛紛辦“升學宴”。一些酒店也紛紛推出了“升學宴”。
眾所周知,中國人自古就把金榜題名視為人生大事,自家人自己慶賀,本也無可厚非。但其發展至今已異化為一種累贅,對許多人來說成了一種沉重的經濟負擔。呼朋喚友,鋪張浪費,甚至把本來喜慶的“升學宴”辦成了人情宴、斗富宴甚至腐敗宴,不僅加重了親朋的負擔,操辦者費神費力,更不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特別是對于一些低收入家庭的累贅,送人情,不收人情,虧;送人情,收人情,就得“打腫臉充胖子”跟風擺上幾桌,動輒幾千元,收到的禮金花在酒席上,也是虧。這樣的“人情鏈條”,使他們不堪重負。
大擺“升學宴”,跟我們建設節約型社會相悖,不但浪費了大量的美味佳肴,使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愈演愈烈,而且這種方式也會給孩子造成攀比心理。畢竟高考只是一個起點,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還很長,變味的“升學宴”該止當止。
據報載,儋州市各校159名教職工簽署不操辦“升學宴”承諾書,并送到儋州市紀委黨風室備案。唐山市灤南縣工商局向全系統干部職工發出了不辦升學宴請的倡議,號召大家自覺不舉辦“升學宴”,不請客、不收隨禮錢。同時,該局黨組準備為每個考生家庭送上一份紀念品,以示關心和鼓勵,這一舉措受到廣大干部職工的廣泛歡迎。許多地方紀檢部門也出臺了相關規定,禁止黨員干部大辦“升學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這種不良風氣。
但“升學宴”是一個社會問題,更需要全社會共同來努力解決。我們每一個社會公民都應共同抵制這一風氣,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而努力。(衛博)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從“不讓老實人吃虧”談起
下一篇: 應把“掛號禁超十分鐘”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