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施策 部門聯動
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蘇亞兵)針對近期我市市區空氣污染氣象條件較差,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釋、擴散和清除的嚴峻形勢,12月13日,我市繼續維持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市委、市政府對此給予高度重視,迅速調度部署相關部門、單位積極采取得力措施,全力以赴穩健應對。
市政府有關領導屢屢奔波、趕赴工礦企業的現場一線視察調研,并多次召開應對重污染天氣專題會議,約談有關部門和縣(市、區)負責人,及時盡早協調解決霧霾天氣防治的具體問題。與此同時,市直相關單位、部門及相關縣(市、區)也紛紛制定了防治重污染天氣的具體措施,團結一心矢志不渝,眾志成城合力攻堅,志在根本扭轉今冬我市霧霾天氣頻發的不利局面,真正打贏市區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市環境監察支隊根據應對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的安排,12月12日,市、縣(堯都區、侯馬市、霍州市、洪洞縣、襄汾縣、曲沃縣、翼城縣)兩級執法人員,對市區建筑工地施工、土石方拉運、營業性鍋爐燃用清潔燃料、居民燃用潔凈焦、露天燒烤攤點使用環保爐、露天焚燒垃圾樹葉秸稈和城市周邊工業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等情況進行了突擊檢查;對縣市城區建筑工地施工、土石方拉運、營業性鍋爐燃用清潔燃料、露天焚燒垃圾樹葉秸稈、縣城周邊工業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等情況進行了突擊檢查。此次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712人次,檢查污染點源199處,對發現的12個問題,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市安監站組織3個檢查組共16人對22個施工現場揚塵 治理情況繼續進行巡查,督促工地灑水降塵。市執法隊出動4個檢查組共21人,繼續對監管的建筑施工工地進行巡查,落實各項防塵措施。市質監站對各混凝土生產企業進行巡查,出動5個檢查組共10人,現16家企業全部處于停產狀態。
市交通局根據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指揮部《繼續維持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2016年第13期(補充)文件精神,繼續通過微信平臺、交通網站、電子屏幕等多種渠道發布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安排了8個檢查組對各縣(市、區)交通運輸局及局直各相關單位進行環保、安全大檢查。全市運管系統出動30個檢查組,巡查人數107人,巡查企業66戶。綜合執法支隊出動執法車輛4輛次,執法人員20余人次。養護公司繼續對所轄路段二次揚塵治理情況進行巡查,出動兩臺掃路車對所轄路域進行大面積清掃作業,68人對掃路車盲區進行清掃,出動一臺灑水車進行適時灑水。客運管理處出動檢查車輛43輛次,檢查人員107人次,加強對公交、出租車的監控巡查。公交車市區共增加備用車輛12臺,主干線路早晚各增加60分鐘,邊遠線路延時收車30分鐘;市區出租車、公交車利用電子屏滾動播放預警信息及8條環保標語;市區每輛出租車張貼環保標語;倡導綠色出行,在市區投放公共自行車2200輛。
市公路局出動清掃車兩臺、水車3臺、農用車8臺、人員120人,清掃道路115公里,沖洗路面28公里,清理垃圾183立方米,清洗護欄25公里。
市經信委截至12月13日16時,根據堯都區、臨汾經濟開發區、侯馬市、襄汾縣、霍州市、洪洞縣6個縣(市、區)上報的情況,要求各縣(市、區)積極應對,采取措施。其中,堯都區組織了5個督察小組,對全區按調度令進行督察;臨汾經濟開發區出動兩個小組11人次,檢查企業9家;侯馬市檢查企業6戶,并將各企業實際措施上報;襄汾縣出動駐廠工作組22個、督察組兩個,檢查企業22戶;霍州市出動兩個小組20人次,檢查企業7家;洪洞縣出動3個小組7人次,檢查企業4家。
堯都區環保局對10家重污染天氣限產、限排企業駐廠監管。分河西、河東和城市三個片區,采取24小時不間斷巡查的方式,繼續加大力度檢查企事業單位燃煤鍋爐、營業性爐灶,嚴禁使用煙煤,嚴禁焚燒垃圾、樹葉,并對工礦企業進行檢查。區經信局對10家重污染天氣限產、限排企業實行停產措施,其中:3家水泥廠停產;兩家電廠及一家焦廠有供氣供熱任務,進行最低負荷生產;剩余4家全部通知停產。區建設局對轄區46個建筑工地全部停工,并派專人繼續24小時巡查。區國土資源局重點檢查10處開發造地項目、26座非煤礦山企業、一處地質災害環境治理項目工地的停產停工情況。區教科局已向全區學校再次發布紅色預警,堅決停止一切戶外活動。區工商局檢查生產經營企業、個體戶105戶,下發責令停業整改通知書6份,規范辦照5戶。
各相關縣(市、區)繼續啟動紅色一級響應,并積極上報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