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策劃語:
一年一度的集中供暖即將拉開帷幕,很多市民對年初因主管道破裂造成的城區大面積停暖事故還記憶猶新。故障發生后,市政府啟動一級應急預案,并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搶險施工,恢復供暖。
在又一個供暖季到來之際,本報記者兵分多路,對停暖期間的補償及相關“后遺癥”進行走訪。策劃人 盧凱
供暖恢復后就拿到了停暖補償
“今年年初的停暖事故讓很多人措手不及,但政府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并經過一段時間的連夜搶修,如愿為市民們接通大暖。”提及年初的停暖,家住市區東趙社區北二巷的關師傅對政府及供熱企業處理突發應急事件的能力點贊,且他對政府向采暖戶給予的補貼政策表示滿意。
為補償居民在停熱期間的采暖損失,政府研究制定了對受影響區域采暖用戶的補償措施,對居民停暖期間以日供熱費3倍進行補償。關師傅介紹,政策發布后,北二巷的大多數居民都在供暖恢復后領到了停暖補償。“我家供熱面積約203平方米,按照補償方案,停暖9天,共領到了641元補償款。”
“供暖恢復正常后,我也接到了供熱公司發放停暖補償的通知,但沒有去領現金。”家住東盛華庭小區的張先生雖然也接到了供熱公司的補償通知,但由于工作繁忙,他就把領取補償的事情忘在了腦后,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去領。“雖然沒領補償,但心里感覺特別溫暖,至少說明政府始終將百姓的冷暖放在心頭。”張先生笑著說,沒領的補償款補到今年的采暖費中,省的麻煩。
家住萊茵半島的陳先生家供熱面積70平方米,按照補償方案他在年初一共領到了220元現金。而小區內,像他一樣領到補償款的居民大有人在,而沒有領到的大概都是因為工作忙。
記者了解到,家住五一西路萬福欣小區的劉先生也在供暖恢復后如愿領到了補償款,而他所在的小區領取補償款的居民也超過了一大半。
記者 盧凱
年初未領“補償款”今冬補入取暖費
面對今年年初因主管道破裂而導致城區大面積停暖的“難忘經歷”,一些未能領到停暖補償款的住戶,今冬又有何打算?
家住市區華州路陽光小區32歲的王先生,提到補償款的話題,打開了話匣子。
“停暖期間,我們小區的近千住戶幾乎都是靠空調、電熱扇和電暖氣取暖。”王先生說,供暖恢復后,政府承諾的補償款,小區住戶們卻遲遲沒有“見到”。
“在我們小區住戶設立的一個手機群中,可以看到,很多住戶都在關注小區補償款未發放的問題。大家對為何沒有領到停暖補償款表示不清楚、不知道、沒有接到相關通知。”王先生說,就在廣大小區住戶還為年初的補償款“鬧心”的時候,近日,該小區物業傳來好消息,針對今年冬季的供暖費用,將按照年初政府有關部門承諾的“居民停暖期間以日供熱費3倍進行補償”的有關規定,停暖時間按7天計算,相關補償費用折算到今年冬季取暖費用的交費中。
據王先生介紹,根據小區物業關于補償款的計算辦法,陽光小區尚未領取補償款的住戶,即可按照21天的取暖費折算到今冬的取暖費用中。
“就拿我們家來講,每平方米每月收取取暖費為3.5元,74平米的房子每天的取暖費為8.6元,按照21天取暖費計算,今年冬季我家的取暖費就能折算180多元。”王先生說。
記者 成華
地暖被凍破 至今未解決
去年供暖季停暖期間,家住市區華州路陽光小區的方先生遭遇尷尬一幕。10月24日,方先生告訴記者,停暖期間自己新裝修的房子的地暖、馬桶都被凍破,導致新買的家具被浸泡,直至目前未得到妥善解決。
“今年1月份停暖后,本以為一兩天就恢復了,可是,還沒等到暖氣恢復地暖卻被凍破了。”方先生說,那天晚上,他們回家后發現家里全是水,新買的家具全被浸泡,水還不斷地從瓷磚縫、馬桶里往出冒,于是他趕緊關了地暖和水管的總閥門,全家折騰了大半夜才把家里的水清理干凈。
第二天,方先生將此事反映給了物業。物業方面說,這個事兒是全市的大事,要等供熱公司的說法。后來,供暖恢復了,可是家里的地暖是破的,要是自己修,需要把整個地磚全拋開,工程很大,花費也不少。無奈,方先生在外面租了房子,湊合了幾個月。
直到今年10月份,物業還沒個說法。“期間,我多次找物業,物業說要給解決,但就沒動靜……”方先生說,這眼看著又到了今年的供暖期,就在上個星期他又去找了物業,物業才派了工人查看受損情況。
當天,記者在方先生家看到,他家的衛生間已被挖開,工程目前處于停滯狀態。方先生說,物業排查的結果是,主臥室和小臥室的地暖管道破裂,最省事的方案是改明管,費用由物業來出,其他賠償情況等修好了再說。但是物業排查完后,又沒有下音了,現在已經拖了一周了。眼看就要到供暖期了,方先生顯得特別無奈。
10月25日,記者聯系到該小區物業的相關負責人王云。她說,停暖的補償情況,目前物業方面正在和供熱公司協商解決。現在,小區涉及到因供暖問題造成較大損失的業主有十幾家,其中包括地暖凍破等遺留問題,物業現在能做的是,先幫業主將管道修好,確保今冬供暖不受影響,至于管道凍破等損失,需要業主自己向供暖企業索賠。
記者 郝海軍
德和陽光尚都小區 設施改造“冷”了居民心
又一個采暖季眼看著就到了,可是,堯都區德和陽光尚都小區的居民們卻在為一件事鬧心,因為,臨汾市熱力供應有限公司通知該小區,要改造他們小區內兩棟樓的供熱閥門,否則不給供熱。
臨汾市熱力供應有限公司為什么提出要改造德和小區的供熱閥門呢?
10月9日,臨汾市熱力供應有限公司給德和陽光尚都小區送達了一份《改造通知》:2016年供暖在即,為了保證貴小區正常供暖,關于小區1號樓、2號樓分戶改造工程我公司將進行現場核實,如改造工程未能完成,我公司無法為貴小區提供供暖。
小區物業公司客服經理梁女士說,德和小區是2007年開發,2009年開始有業主入住的新小區,小區共有6棟樓360戶人家,其中,1號和2號樓的住戶有190多戶,占到小區內住戶的一半還多,供熱公司讓業主們自己承擔改造費用,每戶預計2000多元,業主們對此不滿。并且,這次提到要改造的雖然只是兩棟樓,但是,臨汾市熱力供應有限公司說,如果這兩棟樓改造不好,將不給整個小區供暖。
這份通知,引發小區業主們的極大不滿:這個小區的供暖設施完好,沒有老化,不需要維修,因為個別人不交暖氣費、不遵守有關規定,而讓更多的業主們受凍,于情于理都說不通。驗房時開發商鋪設的供暖設施通過了熱力公司的驗收,這次改造供熱閥門的費用為什么要由業主承擔?”
梁經理說,目前,物業公司正在與臨汾市熱力供應有限公司積極協商此事,今年先不要改造,希望能達成一致意見,但是,熱力公司還沒有回復。
記者 韓曉芳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