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返校計劃有變,大二女生小王忙退票,不料一時疏忽,竟“隔空”落入連環騙局。
日前,提及此事,她很是懊惱:“我從網上搜索了售票網站的客服電話,本想快速辦理退票,沒想到這個電話是‘冒牌貨’,把我銀行卡里剩余的4000余元全騙光了。”“我原想開學前先去太原玩兩天再回學校,就從一家代售機票的網站提前預訂了一張從太原到天津的機票。8月底,因家中有事,我推遲了返校時間,又重新購買了從臨汾出發的機票。”小王道出緣由,由于這家售票網站的退票程序較為復雜且處理周期較長,她心急不已,便從網絡搜索出這家網站以“400”開頭的“客服電話”,希望對方能給她支招,幫她盡快辦理退票手續。
電話接通后,另一端傳來一口廣式普通話,這讓小王不禁多了幾分擔心和猶豫。但是,“客服人員”專業的詢問方式,讓她很快打消了疑慮,接著詳細說明了自己的機票信息以及需要辦理的業務。對方隨之告知,讓她耐心等待,相關業務會在24小時之內處理完畢,屆時會有“專人”與她聯系。
隔天下午13時許,小王如期接到“專人”打來的電話。按照對方交代的步驟,小王用手機登錄了網銀,并查詢了購票所用銀行卡的卡內余額。“對方問我卡內是否有5千元或5千元以上的余額。我覺得挺奇怪,就反問對方這和退票是否有關系。對方稱這是業務規定,余額超過規定金額的客戶才可以享受急速退票業務,并保證不會泄露客戶信息。”小王無奈地說,她一聽就急了,不僅道出卡內余額,還急切地追問對方如何盡快處理。
此時,專人”故作為難稱“必須按照規章制度辦理”,還有意透露“不走綠色通道的話,可能7個工作日才能辦理完退票手續”。小王更加著急了,再三央求對方想辦法,對方便順勢為她轉接“經理”。“經理”直接表明自己有審批權,但由于網絡系統升級,需要小王人工配合,才能盡快完成辦理。
小王在對方的指點下,進行了一番操作,隨后,手機屏幕上卻出現了“轉賬成功”的字樣,經理”也在此時掛斷了電話。小王頓時就懵了,當她再打回去時,另一端一直處于忙音狀態。
卡內余額消失殆盡,小王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她對此后悔不已:都怪我范防意識太差,上了不該上的當,希望其他大學生能以此為戒,辦理業務一定要去正規機構,不要輕信網絡上的所謂‘官方認證’。對于需要提供銀行卡賬戶和余額的要求,務必提高警覺。”此類騙局環環相扣,如何防范是關鍵。在采訪中,多位市民獻計獻策,他們認為杜絕電信詐騙,需要相關部門的大力配合與聯動,加強行業監管與技術上的防護措施,使犯罪分子缺乏作案的平臺,最大限度減少受害者的損失。此外,學校和社區應經常發布和開展相應的防騙宣傳及講座,讓更多學生和市民保持適當的防范,在面臨騙局時能沉著應對、見招拆招,不給騙子可趁之機。
記者 李靜 李俊瑤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