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臨汾市武警支隊一大隊三中隊駐地內,即將退伍的戰士們胸前佩戴著紅花,列隊經過曾經與他們日夜相伴的哨位,迎著凜冽的寒風,戰士們軍姿挺拔、表情凝重。“向哨位敬禮!”隨著一聲軍令,戰士們齊刷刷向鐫刻著他們責任與榮譽的哨位行軍禮……多少個難捱的冬日、孤寂的夜晚,他們在這里堅持、堅守,如今,即將退役的他們用“哨位告別儀式”向部隊、向戰友訴說忠誠、傳遞責任。
對于日夜堅守在各自哨位上的三中隊戰士們而言,哨位就是戰場,執勤就是戰斗。在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的駐地內,關押著各種重刑犯,戰士們必須24小時輪流站崗,不能有絲毫懈怠。“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這里是養兵千日用兵千日,每時每刻都要保持高度警惕。”三中隊指導員對記者介紹說,“站一班崗的兩個小時期間,戰士們必須時刻嚴密觀察哨位四周的情況,還要保持自己的軍容軍姿,很考驗毅力,尤其磨礪新兵。”“第一次上崗的時候,內心多少有點兒忐忑,但是握在手里的鋼槍時刻提醒著我,我是一名戰士,這是一名戰士維護一方平安的光榮使命,不能退縮!”戰士畢乾峰選擇了留在部隊,“同年兵29個人,現在只剩下我一個,這段兒時間最難熬。值勤的時候還好,因為必須全神貫注,休息的時候,和戰友們朝夕相處的畫面就會不停地閃現,他們還沒有離開,我就已經開始懷念了。
真心希望他們走好!”“部隊生活是很好的歷練,很多90后的孩子有了部隊的生活經歷后,成長很迅速。”三中隊中隊長頗有感慨地說,“在部隊待過的人會常懷感恩之心,特別是對自己的父母,因為軍人的責任在肩,能夠深刻地體會到忠孝不能兩全的矛盾。”在三中隊9年,他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能好好陪父母過過一個好年。
即將退伍的戰士們中,最長的從軍12年,最短的從軍兩年。去年才調來三中隊的戰士劉亞博已經站了千余次崗了,退役后的他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對于未知的將來,他說他不畏懼,因為部隊教會了他堅持和勇敢,“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一定會一往無前,要對得起曾經穿在身上的那身軍裝!”劉亞博目光堅定地說。(記者 段碧蓉 實習生 安月琦)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