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距離春節還有兩個月,但市民的消費熱情已經被調動。然而,不少顧客發現,今年衣服的價格比去年要貴些。
顧客抱怨“買不起” “今年冬天的衣服太貴了,隨便轉一圈,外套都在兩三千元,連衣裙都逼近一千元了?!痹陲埖陱氖率浙y工作的蘇格連連抱怨,即使是小店,價格也難以接受。去年從頭到腳才花了兩千元,而且還是不錯的品牌,今年買衣服恐怕得花四五千元?!奔易∑疥柋苯峙P牛小區的喬玲榮向記者訴苦:今年衣服、鞋的價格比往年高了一兩倍,實在太貴了,打折后都覺得不劃算。”
商家直言“賺錢難” 面對顧客不斷抱怨“折扣不給力”、買不起”,商家更懼怕漲價導致的貨物滯銷?!胺b業沒有顧客想象中那樣暴利,每個行業的利潤都是固定的,不會通過標高售價來提高利潤。”某品牌代理商鄭女士坦言,她所經營的服裝屬高端品牌,總公司為了保護品牌形象,從不參與商場的活動,無法應對其他商戶的價格戰。而加盟費、店面租金、管理費、貨物運費和員工工資已經占了八成利潤空間,如果強制做折扣,只能虧本經銷。
不少商家反映,開的商鋪多了,難免出現惡性競爭。走俏的服裝就會出現大批仿版,顧客在挑選時,只關注相同款式的價格,對材質、細節、做工忽略不計,使得服飾生意愈發難做。
雙方各打“小算盤” 實體店服飾價高,顧客持觀望態度,網絡成了購置年貨的另一主要戰場。家住科委巷的顧依墨道出了不少人的“小算盤”:我計劃在春節前幾天再購買新年衣服,那個時段,商家為了避免壓貨和為來年上新款春裝做準備,必定會進行甩賣。”“以往年經驗來看,臨春節越近,服飾賣得越快,往往是店里掛什么賣什么,顧客只要穿著合適就會買走,有時連庫存也會被搶購一空。”市區財神樓一家店主道,新年穿新衣的習俗幾乎在每個人心中都根深蒂固,她正在翹首以待年前的一個半月,忙著備貨以迎接旺季的到來。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劉靜